一见倾心(四百三十)
(2023-01-19 16:28: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一见倾心 |
底层人有个特点,你把他卖了都可以,但说话一定要好听 。
真实世界里,哪有那么完美的事。”不合理“、”不顺心“才是这个真实世界的常态。
成年人都知道一个常识,对方说尽力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说也没啥好办法了,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赚钱是有很多门道,能赚到钱来源于自己的观察力,洞悉力,执行力和变通能力。
孩子的成长逻辑不是“你错了,要这样改”,而是“你很好,你有能力做到更好”。
大人越是能够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孩子越是容易进步,优点也会越来越多。大人越是不断指出孩子的“缺点”,孩子不但难以改正缺点,反而越来糟糕。
关注优点带来信心,滋养人积极的自我,没有人甘心停留于今天的水平。
指责否定带来挫败,压制了积极自我的力量,行为不良的孩子看起来强大,骨子里却是气馁的、虚弱的孩子。
家庭教育,始终要坚持接纳与引导的正面逻辑,育人靠的是建设,不是批判。教育一定要增强孩子的力量,不要动不动去削弱孩子的力量。
外科大夫说他行医三十年,目睹过无数人间悲剧。他说几乎所有的家庭给老人治病的开始都是全力救助,绝大部分最后都转向了“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基本就是放弃治疗。当然也有很多根本没去医院的,他就接触不到了。
并不是因为老人的病情已经缓解到可以保守治疗了,而是只要老人足够老,迟早会出现完全控制不住的病情,家里却支付不起。
这种情况下选哪条路根本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财务问题,不是想不想的事,而是能不能的事。大家都知道生命无价,可是去过医院大家就应该知道,那地方必须先付账才能拿药,没钱你拿啥治?不去治可不就听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