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倾心(二百零八)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一见倾心 |
如果把握不好运气和机会,那就顺势而为吧。但要另辟蹊径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志向,推不开一扇门就推一扇窗,有些时候好运气迟迟不来不是我们能力问题,而是方向不对。
如果一个人能够感受到万物的恩德,那福气就降临了,生意就顺了,成绩就好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神奇。感受到就得到了,听到就得到了,看到就得到了。所以要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到处去“找恩”。对我们的冤家,或者讨厌的人,我们把他宽恕了,然后找恩,这就是会“转”。看起来是伤害过你的人,只要会转,这些苦难都会变成恩。
老是停留在苦难里,就会永远都是怨,永远都在经受伤害。比如小时候你受过一次伤害,但那是8岁时的事情了,你今年都45岁了,可就因为你没有宽恕,所以过去37年里你天天都在受伤害。如果你把它宽恕了,那你仅仅只是受了一次伤害;可如果你不宽恕,那就是每分每秒都在受伤害。每分每秒受伤害,那生命能好吗?所以会转化的,他就苦一次;更会转化的,直接把这个苦变成美好生命的营养。
很多怨,你把它一接受就过去了。比如有个人,别人欠了他100万,他讨债打官司打了10年。其实,如果他把精力放在好好创造财富上面,用5年就会赚回100万,哪还需要耗费10年的光阴打官司。所以生命中的伤害,一接受,一宽恕,就让它过去。过好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把伤害忘记,记起生命当中的恩典,才会活得更美好。
胆小通常缘于不自信,而自信来自于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度。经历就是练胆,经历了才会强大。
年轻的时候,被别人肯定,是种营养,自我的肯定根本不算数。人一到中年,自我的肯定,才是养份。
心理学有个说法是,你这辈子做的决定里,10个里,七八个是错的。你做了错的决定,去做了某件事情,还可以走出来,你做了错的决定,没做某件事情,有可能终生都走不出来了。
生病,是身体为心灵买单:你有多少疾病,就有多少被压抑的情绪。
“我是为你好,你却不听从于我”,这是家庭教育中最令家长头疼也是最核心的矛盾。我们的教育不缺少方法,只缺少原始的慈悲与接纳。只有首先让孩子了解,父母更在乎的是他,最真实的他,而非他身上的任何附加值,孩子才能自觉的和父母站在一个同一战线上。不抵触,不逆反。
夫妻关系最大的症结就在于:给台阶下。因为面子,我们不敢直言需要;因为面子,我们不能道歉。所以,没有厚脸皮,你就别结婚了。
我已开通了公众号,名字叫“种下美好”,欢迎关注,谢谢大家。
前一篇:一见倾心(二百零七)
后一篇:一见倾心(二百零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