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倾心(一百八十六)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一见倾心 |
一個喜歡抱怨的人,不管怎樣,都注定是人生輸家了。因為:抱怨的人不仅自己坏心情,也讓身边的人坏心情。一群坏心情的人在一起,怎么可能贏?
人与人的不同恰是那血肉之中“神明”的不同。心神的强大与弱小,肝魂的稳定与飘忽,肺魂的沉着与动荡......决定了你、我之不同。
时代的渐变一直都在进行,其过程往往不易觉察。任何个体试图抗拒时代的变迁都是徒劳的,也是无效的。冲在最前面的和落在最后面的,都有可能摊上厄运。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了很多的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只有自己知道。而当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
一个人为什么吸引人,是因为有冲突感。例如一个人看起来很贫寒,却见解通达。一个人看起来很富有,但平易近人。有魅力的人,必然是让大家有认知情绪变化的:哦原来Ta是这样的人?!但若你贫寒所以耻于表达,你富有所以盛气凌人,那么就只是寻常路人。
健康源于平衡,依赖医疗不如积极养生。包括调节饮食、积极运动、好好睡觉、保持和畅的情绪等。需知,最好的药物是规律睡眠,规律生活,规律饮食。进一步说,这些才属于内求,而依赖医疗是外求。当以内求为本,必要时辅以外求。
当每件事你都觉得可以退让的话,最后就无路可走了。当你对每个恶意都觉得可以认输的时候,你将面对满满的恶意。
众生颠倒,才是王道思想。不可思议,与常人想的是反着的,才是天才。
家长动手代办,给孩子传达了很不好的信息:你很无能,你只需要依赖我来做就好了。虽然家长本意并非如此。
给孩子机会自己做、自己想,留一些时间,等着他们做完、允许他们做得不够好,这应该成为养育的日常状态。自己做,自己想,漫长的童年、少年期之后,终将结出硕果。
给孩子机会自己做、自己想,留一些时间,等着他们做完、允许他们做得不够好,这应该成为养育的日常状态。自己做,自己想,漫长的童年、少年期之后,终将结出硕果。
我已开通了公众号,名字叫“种下美好”,欢迎关注,谢谢大家。
前一篇:一见倾心(一百八十五)
后一篇:一见倾心(一百八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