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马头琴演奏家色拉西 他所弹奏的是不等边六角形马头琴
关于马头琴有很多种传说。
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在科尔沁草原(中国北方)上有一个健壮的小伙子名字叫苏和,他能唱得一手好歌,他养的马里面有一匹雪白的高头大马,每当小伙子唱歌的时候它都在一旁跟着嘶鸣,声音非常悦耳,好象是给小伙子伴奏一样,苏和非常喜爱这匹通人性的白马,他和白马成了好朋友,苏和走到哪里,白马都会寸步不离地跟着他。
在一次赛马会上,苏和骑着这匹白马获得了冠军,小伙子非常高兴,可是这时忽然来了一群打手把白马抢跑了,原来是这里的王爷也看上了这匹马。
这匹白马离开了小伙子,日夜思念它的主人,每当听到苏和唱歌召唤它时,它都跟着嘶鸣,终于有一天白马挣脱了缰绳跑了出来。但半路上被追来的打手射出的毒箭射中,但它仍然坚持着,一直到了苏和的蒙古包前才倒地而死。苏和这个坚强的小伙子流泪了,他哭着,抚摸着他的马,耳边一直回响着白马苍凉的嘶鸣声,为了使白马一直伴着他,于是他把白马的腿做成一个琴杆,头骨做了音箱,用马的皮蒙在琴箱上,并用马尾做成了弓子,并根据白马生前的模样,在琴头上雕刻了一个同样的马头,于是就产生了草原上第一个马头琴,马头琴的声音传达着牧民的心声,一代又一代…
还有一种说法是:相传很久以前,蒙古人已经驯化了骆驼,但母骆驼在产下小骆驼之后,由于小骆驼的牙齿非常尖利,常常要咬破母骆驼的乳头,使母骆驼疼痛难忍,因此母骆驼常常就会拒绝哺乳,用力踢开小骆驼,而幼小的骆驼离开了母亲的乳汁常常就会在饥饿中死去。后来,一位伟大的蒙古人发明了马头琴,给哺乳的母骆驼演奏马头琴,那舒缓哀怨的马头琴声,仿佛是幼小的骆驼仔在责怪着骆驼妈妈,终于马头琴声感动了母骆驼,唤起了骆驼的母爱,母骆驼流着眼泪回到小骆驼身边,重新开始哺乳,它再也不顾疼痛,为小骆驼哺乳,任凭小骆驼尖利的牙齿把乳头咬得粉碎。此后,蒙古人找到了让母骆驼哺乳的办法,每逢母骆驼产仔,都要专门为母骆驼演奏马头琴,有时候还要请专业琴师长时间地演奏。这,如今已经成为一个习俗,成为一个不可改变的蒙古人的律法。
马头琴,蒙古语称“胡兀尔”、“莫林胡兀尔”。马头琴名称的来源来自乐器本身:那是因为乐器的顶端有一个端庄生动的马头雕像而得名。故而称为马头琴。
蒙古人不仅是战马上的英雄,并且人人能歌善舞,蒙古音乐最典型的代表是长调和马头琴。蒙古长调悠扬婉转粗矿豪迈,马头琴的琴声幽怨而旷远,如泣如诉,催人泪下。音乐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切乐器,无论以何种材料制成,其乐声只有能触及人的心灵,能够表达心灵,感动心灵,方能叫做音乐,而马头琴就是这样的可以打动人心的乐器。
马头琴,蒙语又称“绰尔”,公元13世纪已开始在蒙古族中广泛使用。据记载,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初至元上都,返回欧洲时将该乐器带回,此时比欧洲小提琴的出现要早三百年。
马头琴,细腻如小提琴,醇厚如中提琴,深情如大提琴。这仅有两根弦索的乐器,竟然有如此丰富的表现力,令其他乐器望其项背。据传,最早的马头琴,琴干由马骨制成,马皮做琴身,弦与弓则取自马尾,内弦120根,外弦180根;也许浸染了马的灵性,其音色空灵中有奇绝之境,感人肺腑。马头琴,尤可模仿马的嘶鸣,潇潇然,几可乱真,令闻者震撼。马语中常有悲声,而马头琴也如马语,深含悲悯之情,令倾诉者翻卷衷肠,聆听者愀然而泣。
那些生长在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世世代代与马相濡以沫:迁徙、流浪、远征、归乡,马匹是他们赖以远足的工具,并承载起牧民们的全部辎重。这种从不聒噪却偶有悲鸣、为主人负重疾驰的生灵,成为游牧人生命里忠诚的伴侣。而情深意重的草原民族则将他们内心的感激之情托付给了那些沉默无语的马,所以才产生了象苏和与白马这样动人的传说,马头琴也就成为草原民族的独特乐器。
《归来的马》这张专辑里有多首曲目改编自蒙古族民歌,马头琴富于歌唱性的特点在这些作品中得到极好的表现和发挥。但当你了解了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你可能更会被马头琴的演奏所打动。那暗含感伤又心潮跌宕的旋律,即使在一些欢快的节奏下,也仍然能让我们听出草原民族的内心情愁。
一座座岩山/白银一样的沙漠/这是我母亲生长的地方/我因为孤独而思念/我越思念越孤独/我越孤独越思念。这是《岩山》中一段歌词的大意,表达了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万丽姑娘》出自蒙古族一部有着传奇色彩的说书《包音贺西格大喇嘛》,万丽姑娘的母亲对女儿待价而沽,使得万丽一直没能下嫁出阁。伤心的万丽去庙里烧香,遇到了寺中的包音贺西格大喇嘛,一来二去,二人相爱。万丽的母亲得知后,情急中将万丽强行嫁出,酿成爱情悲剧。其中有一段描写万丽姑娘的歌词,大意是:万丽姑娘真是伶俐漂亮/她是天上三个仙女中的一个下凡/万丽姑娘真是伶俐漂亮/人们都在传言她和喇嘛的恋情/万丽姑娘真是伶俐漂亮/年轻的小伙子看到她就会当即晕倒/万丽姑娘真是伶俐漂亮/包音贺西格大喇嘛看到她就口水四溢。最后一句歌词极具特点,把草原民族那种质朴的幽默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骝马》也是一首极富特色的察哈尔民歌,其歌词的创作同样充满了蒙古人的诙谐与智慧:听到我的小骝马的叫声/我认识那是我的马/听到我爱的人的笑声/我认识那是我的人。
一个多情的民族,一个深情的民族,一个钟情的民族。这些优美的蒙古族歌曲,用略带伤感的马头琴演绎出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