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bs1.jysu.com/attachments/forumid_11/200491219575091117_pGS7QdSRMJnr.gif雨 的 日 子" TITLE="飘 雨 的 日 子" />
飘 雨 的日子
http://bbs1.jysu.com/attachments/forumid_11/148_fHCfADtGHJlU.gif雨 的 日 子" TITLE="飘 雨 的 日 子" />
我钟情于有雨的日子,喜欢在斜风细雨中,寻觅那份落英满地的淡淡的晚春伤感,寻觅那绿肥红瘦的夏日海棠,还有那梧桐更兼细雨的秋日的愁绪....我迷恋于那种被雨造就的朦胧意境。看雨,听雨,淋雨,都是一种很美妙的享受。
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我喜欢不撑伞,一个人在雨里漫步,让雨柔柔地飘在脸上,身上,雨所特有的生命气息,丝丝缕缕醉我心脾。我更爱孤独地看雨,让思绪随雨而飘远,这时候,就会真正品味出雨所蕴涵的那种空灵和幽远,那种宁静和别致。听雨,却又是另一翻感受,雨声,一时低沉舒缓,如轻唱的催眠曲,一时激越清亮,又似万马奔腾。心思也随着这雨声一时断断续续,空空朦朦,一时急风骤雨,又如大漠飞沙,象穿越了久远的岁月和伤痛......
雨与人类是灵性相通的,古人的诗多有描述,李清照“枕边泪共阶前雨,隔过窗儿滴到明”写尽了她心中的凄怨,她的“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些道不清的雨的伤情,成了她的千古绝唱。
贺铸的“空床卧听南窗雨,谁为挑灯夜补衣。”悼念亡妻的诗人温庭筠,雨夜愁绪万千:“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表达了诗人寸肝犹断的情怀。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何当西窗共剪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和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在雨中,游子那种苍茫和凄楚与渴望归家的心刻画的得淋漓尽致。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却把雨描写得精辟细腻:细雨,象飞花,又似梦幻,又如思念的愁绪,千丝万柳,无边无际......
现代诗人戴望舒的“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伴着多少迷梦的追求者走进那空灵的雨巷......雨是天然的情网,在飘雨的日子,从古到今演绎着多少缠绵的,幽怨的,激越的故事,令人无法释怀。
雨,也许本来就带了伤情,总勾起人们的万端愁绪,让你挥之不去。如歌〈心雨〉里唱的:总在飘雨的日子深深地把你想起......我爱雨,却更迷恋这些雨的诗词,细细读来,让我如痴如醉。
世间不能无雨,滋润万物,荡涤尘埃。人生不能无泪,清洗伤口,亮丽心境。于是余光中的〈等你,在雨中〉“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火焰,在雨中.....”却凝聚着新的生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