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国奥引身出来的问题

(2006-10-26 19:39:18)
分类: 体育

时间: 北京时间 1025日晚

对阵: 中国--日本

比分02

地点: 家里

心情失望、沉重  

    其实昨天的比赛我只看了最后10分钟左右,对于这批队员的期望我是超过上届的,但是02的比分又让我感到目前中国足球的水平与日本的差距不是靠4年就可以去赶上的,而每一届国青到国奥,国奥到国家队的成绩越来越差的宿命也不是这么容易会被打破的。

    以前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成绩走下坡路的理由:比如我们吃的没外国人好,成年以后对抗上不足体现了出来,我们的联赛刚刚才走过10多年,比起人家几百年的历史我们还是个孩子,但是现在我们与日本队打比赛都吃力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以前的看法都是错的,80年代后孩子们的条件一年比一年好,从人种上看大家都是亚洲人,且日本人本身不是靠身材吃饭的,但我们最后的体力还是没有显出优势来,最后几分钟后卫线拿球多吃力啊,人家逼上来就没办法,要么大脚踢,要么吃力得护着球,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了,居然有一次差点还玩出火来,有人说日本队技术好,可是技术也是要在体力保障下才去能完成的动作,如果没有体力,那么技术动作是很难做好的,所以从这方面上看日本队技术比我们好,体力又不输于我们,那我们怎么跟人家打?是拼劲吗?其实比赛不光用的是拼劲,更重要的头脑,用头脑可以节省很多体力,这点不得不向对手学习的。第二个联赛问题,日本J联赛是90年开始的吧,我们的职业联赛呢?1992417日,前后相差大约二年的时间,难道我们90年之前打日本基本不成问题,92年后打日本基本总成问题就差两年的职业联赛吗?

    不是,那是什么?是体制。什么样的体制?正规职业联赛的体制与半正规职业联赛的分别。日本搞J联赛,他们做好了梯队的建设,他们基本上不会为后备力量而发愁,我们呢?想想96年戚导带的那届,纵向比较还不如92年根宝带的那届好,为什么?梯队建设问题。当年从甲级联赛转变为甲A后大家其实关注最多的是什么?专业运动员变成了职业运动员,工资奖金有了质的飞跃,观众回到了赛场上,这就叫职业足球吗?我们的梯队建设在哪里?各个年龄层的队伍有没有比赛?所以不要去怪我们的队员怎么样,而足协的工作在做什么?刚才提到的用脑踢球也是一个问题,学历问题,同等智商条件下学历越高,他的行为和思想越精,导致成功机率也越高。足协在后备力量培养上除了小队员的成长中比赛舞台没搭好以外,学习环境也没创造好,所以与别人的差距经过10年左右的沉淀也就慢慢体现了出来,而此时再想去追恐怕不是10年就能解决的了。

    08年是直接入决赛圈的,我们不必为出线而担忧,但我们还要为奥运会上精彩比赛而期待,为2010世界杯而憧憬,甚至为20142018而抱有幻想,所以中国足协快去做该做的事吧。一个队伍的成型不是靠一个主教练,11名主力,若干名替补去完成,而是一项系统工程。

?/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