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竞技武术拳种传统文化大观 |
分类: 【武术那些事】 |
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
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
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
赵堡太极拳,因在赵堡镇流传,故名。
2、六合八法拳
六合八法拳是一个拳术套路。1930年铁岭满族人吴翼军开始在上海传授此拳。吴自述此拳是从河南开封陈光兴、陈鹤侣三人学得。源自宋初道士陈搏,“见蛇鹤相争,而悟创拳。”一般认为,陈搏创拳说出于“伪托”。推测六合八法源自太极拳,兼取心意六合拳和八卦拳之长编成;或者源自心意六合拳,兼取太极拳和八卦拳之长编成。
3、禅门太极拳
禅门太极拳是一个拳术套路。相传为少林和尚根据“广大圆满无凝大悲陀罗尼”经咒,演绎其意融入拳式而编成。初名“大悲陀罗尼拳”(简称“大悲拳”)。
5、八卦掌
八卦掌为武术流派之一,原名“转掌”,后称“八卦掌”,亦称“八卦转掌”、“游身八卦掌”、“揉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影响较大的有程派、尹派、梁派等,但都不外乎以下几种形式:
(1)老八掌
老八掌为八卦掌系的八个基本组合动作的练习形式,据说传自创八卦掌始祖董海川,故言“老”。又以此八掌为变化衍生的基本掌法,称为“八母掌”。
(2)六十四掌
六十四掌是八卦掌系的六十四个基本组合动作或单个招式的练习形式,亦称六十四式、六十四手。
(3)新八掌
新八掌为八卦掌练习形式之一。河北沧州人姜容樵(1891—1974)创编。
(4)形意八卦掌
形意八卦掌是近年流传的一种八卦掌练习法,传自任定财。其师张占魁,本从师刘奇兰,精形意拳,后拜入董海川师门,得八卦掌精要。
(5)八卦掌对手
八卦掌对手是两人固定招法的对抗练习形式。亦名八卦对子、八卦对折、八卦散手。
5、心意拳
心意拳全称心意六合拳,亦称六合拳。后代传习者以此拳强调心之发动曰意,意之所向为拳,而惯称之为“心意拳”。关于此拳的起源传说不一,一般认为此拳创自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姬际可(字龙凤)。有人附会为岳飞所传。
6、形意拳
形意拳“取其以心行意之义”,亦称为行意,此拳讲究“象其形,取其意”;要求“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内意和外形高度统一”,故名。形意拳脱胎于心意六合拳而自成一系。
(1)五行拳
五行拳是形意拳的基本拳。包括劈拳,钻拳、崩拳、炮拳、横拳五拳。形意拳将此五拳配以金、木、水、火、土五行,故名。
(2)五行生克拳
五行生克拳为形意拳对练套路名称,亦名“五行”。此套路采用劈拳、崩拳、钻拳、炮拳、横拳(即五行拳)技法,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自生互破进行演练。
(3)五环连环拳
五行连环拳为形意拳本套路,亦简称连环拳,是以五行拳为基本动作编组而成的。
(4)十二形
十二形是形意拳系传统套路之一,取十二种动作特点,结合动物的术招式编组而成。
“十二形”包括:龙形、虎形、猴形、马形、龟形、鸡形、鹞形、燕形、蛇形、鹤形、鹰形、熊形。
(5)八字功
八字功是形意拳系拳术套路之一,因其传者将其拳路要诀概括为八字而名。这八字是:斩、截、裹、胯、挑、顶、云、领。
(6)百形拳
百形拳为新篇形意拳套,传自姜容樵。据姜说,这是他根据形意拳谱和周侗的百形图创编而成的。其弟子沙国正精此术。
(7)意拳
意拳是拳术的名称。是形意拳的古名之一,传为清乾隆十五年(1750)成文的《心意六合拳序》云:“(岳飞)精通枪法,以枪为拳,另立一法,以教将佐,名曰意拳。“近代王芗斋的意拳又称“大成拳”。
五、自然门
自然门为武术的一种,湖南慈利县人杜心五(1869—1953)所传。杜自称此术得自四川武师徐矮师。近代由万籁声广为传播。
自然门无固定拳套,不讲招,不讲相,以气为归,以不失自然为本旨;所谓: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
六、长拳
长拳泛指遐举遥击、进退疾速的徒手攻防技术和运动形式,所谓长是相对而言。长拳是相对短打而言。
现代长拳拳术架式舒展、工整,动作灵活、敏捷,腿法和鼠窜跳动作较多。
1、查拳
查拳是长拳类的代表拳种之一,亦写作(插)叉步,插拳而名。现代统一写为查拳。
查拳拳系以十路查拳为本,另有滑、炮、洪弹诸拳。
2、弹腿(附潭腿)
弹腿是一种以屈伸腿法为主,结合步法,手法编组成的拳术。因该拳发腿是出以激力,取弹射之势,故名。弹腿有“十路弹腿”和“十二路潭腿”之分。
3、华拳
华拳是长拳类的代表拳种之一。或说此拳始自华山蔡氏,故名“华拳”。或说此拳以精、气、神为三华,以“三华贯一”为理论基础,而称华拳。又称此拳源于西岳华山,故名。
华拳的代表套路为十二路拳。另有其它拳械,共计四十八路之多。有“华拳四十八、艺成行天下”之说。
4、红拳
红拳是长拳的一种。传说创自宋太祖赵匡胤,或说萌发于陕西关中,有的人将红拳写成洪拳,并称之为北派洪拳,以便与南拳系中洪拳相区别。
5、梅花拳
梅花拳是长拳类拳术之一,亦称梅拳。此拳起源待考,据说源自少林寺拳技。
6、六合拳
六合拳是长拳类拳术之一,源自少林拳。万籁声《武术汇宗》称此拳属少林韦陀门。传统拳套共十二趟。
7、迷宗拳
迷宗拳是长拳一种,亦称燕青拳、迷宗拳、猊宗拳、迷宗艺。有关此拳起源的传说颇多。或称创自宋代燕青。故名“燕青拳”;或说燕青雪夜逃往梁山,一边前行,一边以树枝扫去足迹。后世取此意遂以“迷宗”名其拳;或说燕青之拳学自耍猴人“半夜仙”。其拳是取猊宗猴灵敏善跃的特点编成,故名猊宗拳;或说此拳是取各家招法编成,难明其宗,故名迷宗拳。这些传说多无史料凭据。拳械套路有三十六路,有“迷踪三十六,艺成天下行”的说法。
七、花拳
花拳是一种注重实用,以跌法为主,不讲套路的拳法。此拳创自清康熙雍正年间的江宁侠士甘风池。
八、八卦拳
武术中取名为“八卦拳”的拳术有多种。西南地区流传有八套路,中州地区流传有阴阳八卦拳(亦称八卦捶),浙江地区流传有小八卦拳,两广流传的洪家八卦拳和内外八卦拳。体系较为完备的流传鲁、冀、豫地区的八卦拳。其要诀云:“你打俺不护,俺打(你)护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