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蘭艸儿
蘭艸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62
  • 关注人气: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班大半个月日记

(2023-07-11 17:53:03)
标签:

杂谈

分类: 乱弹

202365日 周一 晴 

从去年8月封城后不久辞职,到今天,我又接近一年没工作了。去年年底回去照顾生病的母亲,到现在整整5个月。 

5个月中,工作与我无关,我所有的精力都在照顾父母上,主要是母亲,帮助母亲慢慢恢复身体。另外就是和哥哥们讨论如何照顾父母。 

以前父母身体好时,从来没想过我们兄妹几人也有为照顾父母闹分歧的时候。听到别人家因为照顾父母产生的各种矛盾,我从来不认为会发生在自己家。但现在,这种矛盾真真切切在我家上演。 

这种矛盾令我对自己和哥哥们产生了深深的鄙夷,以至于不想详细描述矛盾的产生过程和细节。同时也因为我们兄妹的分歧而对母亲产生深深的愧疚。 

母亲阳了之后,身体一下子大不如前,变得不能自理,我去年1229日回到南区后,一直在为母亲的身体忙碌,先是去地区哈医医院住院,治好了令母亲头晕目眩的耳石症和阳了之后的各种症状。出院后的母亲身体还是很虚弱,刚好是大冬天,一点点凉风都能加重母亲的病症。我一直在南区精心照顾她,每天搭配好三顿饭的营养,注意母亲不能受凉。那时候的母亲,虚弱得只能躺着或者坐在沙发上,在房子里走两三分钟都会很累。 

就这样过了两个月,就在母亲能渐渐出门走走,不是那么惧怕冷风的时候,3月的甲流来袭,母亲不可避免地感染了,这次生病引发了心衰,住进了阿勒泰市人民医院。 

(未完待续) 

66日 周二 晴 

这份工作下午时间紧张,几乎没有空余时间,上午相对轻松,可总有写发言稿、协会消息这样的琐事。本来我就对写这些东西不感兴趣,也没什么文笔,所以,写得不好是我正常水平。 

所以,自己的事昨天开了个头就匆匆放下了。今天到单位非常早,和平时一样时间出门,结果一路上公交车空空的,路上也没什么人,听公交车上人议论才知道今天是高考第一天(后来证明我搞错了,明天才是高考第一天)。 

日子过得好快,又是一年高考时。小月当年高考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如今她已经是大三学生了。疫情耽误她在家整整待了一年,也许这一年将会是我们母女俩生命中时时刻刻待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以后她只有放假时间才能待在我身边。 

我一边嫌弃她不上进,天天睡觉,一边享受天天与她在一起的日子。我和小月如此,我和母亲亦如此。 

接昨天。 

母亲第二次住院说是治疗甲流引起的发烧咳嗽,可实际上心衰很严重,这是我后来才总结出来的。母亲以前的冠心病,这次被严重加重了,气喘得非常厉害,严重不够呼吸用。这次住院之前,我和几个哥哥就商量好了,过几天止住了发烧咳嗽就把母亲转到乌鲁木齐去好好治疗。所以,这个医院的小医生开什么药,做什么治疗我都没太在乎。 

有一天,医生说是乌市专家要来,因为母亲的病很典型,专家要看看。我仍没在乎,反正之前就想过要转院的。隔了一天,专家来了,说母亲的心脏不仅是血管严重堵塞的问题,还有二尖瓣瓣膜不闭合的问题,需要去医学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专家很平易近人,说转院过去可以直接找他。 

于是治好了母亲的甲流后,就开始忙着转院事宜。过程很复杂,不赘述。 

38号,我和父母一起回了乌鲁木齐,第二天便带母亲住进了医学院。经过各种检查后,造影显示母亲的心脏果如专家所说,血管堵塞和二尖瓣瓣膜都有问题。医生建议做外科手术——搭桥,一次性解决血管堵塞和瓣膜不闭合的问题。医生说,如果不是瓣膜有问题,造影时就直接做支架了,但是做了支架,万一以后瓣膜再出现问题还是要做开胸手术,不如一次性解决。 

我们兄妹几人第一次做选择,搭桥还是不搭桥?母亲当时的身体很虚弱,如果搭桥,手术台上就要几小时,风险太大;如果不搭桥,母亲现在的血管和瓣膜问题都很严重,随时可能出现意外。 

不管怎样,这次住院没有做支架,如果要做搭桥手术,也得等外科的床位,只能先出院。 

出院这段时间,我们兄妹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做开胸手术。哥哥们也在想别的办法,把母亲的检查结果发给外省医院的医生看,看有没有别的治疗方案。 

最后,二哥二嫂把检查结果发给北京的医生看过后,北京的医生说可能不需要做开胸手术,提议去北京的大医院再看看。 

就这样,我们开始做去北京的准备,过程同样复杂,不赘述。 

320号,我和母亲到达北京,大哥因为有事,提前两天到京等着我们。阜外医院,全国最好的心脑血管专科医院,这里的检查当然是最权威的。 

二哥二嫂联系了熟人,只要钱到位,检查都很顺利。 

可是,检查过程却是一波三折,让我们再三做选择。 

没做检查之前,先让医生看了医学院的片子,医生说二尖瓣瓣膜不闭合,有问题,血管堵塞严重,可以不做开胸手术,目前医院有一种介入手术,可以更换人工瓣膜,彻底解决瓣膜的问题,再放入支架,解决主要血管的堵塞问题。 

但是,这种介入术费用比较高,大概在25-30万左右。 

于是我把爸妈卡里的钱都算了算账,给出了现在一共多少钱,还需要凑多少钱,二哥三哥开始凑钱,俩人决定各凑15万。 

这还是第一天上午,中午趁医生下班时间做了心脏B超后,医生的方案变了,说是二尖瓣瓣膜情况不严重,不需要换,只需要做支架手术即可,我们几个都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母亲的病情不像医学院说得那么严重,而且费用也降低了很多。 

由于提前打点了,没等两天就安排住院,进去的当天早上就做了各种检查,下午做造影。我提心吊胆地一直在病房外等候,因为我一直记得三年前自治区中医院医生当时说的,由于母亲血管壁钙化严重,不能做支架的说法。虽然这里的医生看了医学院的造影片子说可以做支架,我还是担心,万一呢?万一不能做呢? 

一直等到晚上,造影手术正在进行时,我接到了医生的电话。 

预感这不是好事情。 

果然,医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血管钙化、狭窄严重,做支架风险很高,建议做外科手术。外科手术,那就是开胸搭桥。 

又回到了原点。和医学院的结论一样。 

医生只给我两分钟,让我跟家里人商量。我立即拨通了群语音电话,跟哥哥们商量,我简要说明,只有两分钟,说了做支架的风险和搭桥的风险,最后,我们一致决定不管做不做搭桥,先不做支架。 

(未完待续) 

68日 周四 晴 

昨天经受了一些小小的冲击,没有顾上写日记。 

上周二,530日,我开始到这家外贸公司上班,具体工作是做公众号,写写协会的一些发言稿之类的。工作内容还行,熟悉了之后,应该不会太累。 

找到这份工作我还挺高兴的,毕竟每个月又可以有收入了,不像之前几个月单纯照顾父母,没什么收入。从3月起哥哥们给我工资,可大哥的工资一直欠着,二哥就给了两个月,只有小哥三个月都给了。再加上我一直不想拿哥哥们的工资,即便我照顾父母,他们应该给,我也不想把照顾父母当成一份工作来做。 

照顾父母5个月,说累不累,说轻松也不轻松。34月各收入50005月收入2500,和母亲从北京看病回来剩余的钱混在一起,都花了,只有二哥4月给的2500现金留住了,等于我前5个月的收入,到最后只攒了2500元。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没有收入我没有安全感,必须要上班,挣多挣少是我自己挣的,攒起来我也安心,不像哥哥们给的钱,虽说也是我的工资,可如果不花都攒着,我于心不安。 

于是,我又开始找工作,碰巧,找到了这份。 

上了几天班,感觉还行,可昨天招我进来的编辑突然把她的工作全部交给了我。我一脸懵地签了工作交接表,两页A4纸的工作内容。我跟糖糖说,工作突然像洪水一样涌进我的脑子。 

微信问她是不是要离职了,她说是,也不好在同事面前讨论这些。我有点恼怒,招我进来时可没说过这么多工作。可我又不能生气,谁让我是新来的呢?我想,很多工作不是常规工作,再熟悉一段时间应该可以掌握。只是,这种方式有点不地道,来的时候说清楚,我也好谈工资啊,结果工资只有6000,却要做这么多。 

我心里也是矛盾的,她离职了也好,以后做公众号就不会有人管我了,我自己做主,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自由。 

想到这些,我有点释然,工作嘛,多一点少一点都能干,等她走了,我还能跟老板谈涨薪,不能拿着6000的钱干着八九千的工作。 

顺便说一下这个公司。来了几天,人都认全了,共没几个人,两个业务员,一个财务,一个副经理,一个总经理,一个老板在国外,再就是我们两个编辑,一共8个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干的活看起来有点高大上,国际贸易,其实就是跟哈萨克斯坦做生意。 

老板是哈中贸促会会长,派头很大的样子,至今还没见过。 

办公室四个人,谁都不说话。跟我上上一份十二师的工作环境相比,安静了至少100分贝。这个办公室算我4个人,都是女的。那份工作办公室算我5个人,3个男的,两个女的。 

这个办公室整天安安静静。那个办公室整天怨天怨地。 

写了这么多,我其实想说,我还挺喜欢这个环境的,没有人八卦倒是非,自己干自己的活儿。对我这个社恐来说,也不用找话题融入她们,干好自己的活儿就行。 

在十二师工作时,那三个男人加一个女人的嘴真的是碎极了,每天一上班就开始说领导的坏话、传其他同事的八卦。他们有个特点,不仅说领导和其他同事,自己办公室的也不放过,原则就是谁不在说谁,我也无数次想过,我不在办公室的那几分钟里,被他们嚼了几次舌根。 

关键他们说其他人的都不是好话,基本是贬低别人。尤其对曹磊,我们的直接领导,更是没一句好话。现在我置身事外,很清楚自己当时被他们影响得不轻。我明知道曹磊是个工作非常认真的人,可当时,每时每刻都在听他们吐槽他,不禁也对他产生了各种不满。 

这次这个办公室真好,四个女人,除了工作的事,从不说其他的。再次肯定,我非常喜欢这种环境。我本身就不是爱说话的人,更不关心别人的生活,只要埋头干自己的工作就行。 

通过两个工作环境的对比,是不是说明碎嘴并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嘴碎起来,不知道比女人讨厌多少倍。 

2021年整整一年,我都在他们聒噪的八卦中度过。 

继续母亲的事。 

挂了语音电话,我接通了医生的电话,告诉他,不做支架,医生那边便停止了母亲的造影手术。过了一阵子,母亲被推出手术室,满面微笑地告诉我,她一切都好,让我放心。看着母亲坚强的样子,我只想流泪。 

这之后一两天,母亲说自己还是喘,她以为自己做了造影就是做了支架,感觉做了支架也没什么用。我告诉她,没有做支架,只做了造影。母亲不明白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如何解释。 

母亲的病已经严重到连支架都不能做,只能做开胸手术了,这是我们做儿女的失职。三年前,自治区中医院检查出来母亲有冠心病,当时就说了母亲的血管钙化严重,不建议做支架,我们几个当时都没有重视,没明白这已经是很严重的心脏问题了,以为回去养养就会好的。出院后,从医院带的药吃完也再没买药。就这样过了三年,刚好是疫情的三年。 

如今母亲身体很虚弱,一个小感冒都能导致住院几天,我们才意识到母亲的病情很严重。从阿勒泰市到乌鲁木齐,再到北京,一次一次检查,医生一次一次告知,要开胸做搭桥手术。 

那天的我,难过极了。 

第二天,由于没做支架,母亲可以出院了。等待母亲出院时,我们如约去了外科医生那里,听外科医生的治疗方案。结果,阜外医院的外科医生也和乌鲁木齐的外科医生一样,告知我们,如果做开胸手术要承担哪些危险。 

其一,母亲年龄大了,身体虚弱,如果开胸,目前看要搭四根桥,手术时间很长。既然开胸了,那肯定要处理瓣膜的问题,手术时间还要延长,顺利的话,也得五六个小时,说不定更长。母亲的身体能不能承受这么长时间是个大问题。 

其二,如果只搭桥,不更换瓣膜,那么,万一手术后瓣膜再出现问题怎么办,到时候是不可能二次开胸的,这样大家都会后悔第一次开胸没有同时解决瓣膜的问题。 

外科医生很年轻,但医院简介上也是久经手术台的,他说得在理,我和大哥听得更加犹豫和担心。最后医生建议,不做开胸手术,先回家吃药静养一段时间,看身体恢复情况,三四个月之后再决定做不做开胸手术。 

我和大哥似乎又松了一口气,开胸,听起来就很吓人。现在不做这个手术了,母亲虚弱的身体就能慢慢补养起来,到时候再决定也可以。大哥却是因为我们暂时不用筹集大笔手术费,大哥就不用为自己出不起这笔手术费而内疚了。 

事情还没结束。 

决定不做手术后,我和二哥二嫂联系的熟人这边说了一下,过几天就回家。 

几乎是在母亲出院的同时,小哥联系的熟人找到了另一个更厉害的专家,冠五病区的专家。他看了母亲刚刚在冠二病区住院的造影结果后,说可以做介入手术。 

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我也懂了不少冠心病相关的医学术语,支架就是介入术。那母亲到底是能做支架还是不能做?冠二的专家说支架风险很高,冠五的专家说可以做介入。 

这个冠五的专家知名度更高,时间很紧,通过小哥的朋友,他在手术前几分钟见了我和大哥一面,只说了几句话,说你们要信我就做,不信就可以回家了。 

我和大哥当然选择信。我们别无选择。 

于是,又等待了几天,等着这位专家安排住院。 

几天后,母亲住院,检查完做造影,我和大哥在手术室外看着大屏幕,不停地给另外两个哥哥汇报进度,从母亲进手术室到出来将近两个小时。我到病房室,看到母亲一切顺利。打听了一下,知道母亲没有做支架,只在一个血管做了一个球囊。 

我悬着的心刚放下又提起来。一个球囊,这等于没做,就是说母亲还是不能做支架,球囊也只能做一个,心脏血管堵塞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只处理了四分之一的问题,对母亲身体的改善能起到做大作用? 

看着病房里87岁的老太太,行动自如,耳朵不背,做了两个支架。我心中暗暗羡慕,母亲才78岁,看上去身体比她差很多,而且不能做支架,只做了一个球囊。 

羡慕也没用,母亲的身体确实差,没办法比。 

我安慰自己,好歹做了一个球囊,好歹能缓解一点,比什么都做不了还是好点。 

二次出院后,我们在北京休息了几天,顺便给母亲挂了个中日友好医院的号,看了看肺,没什么问题后,44号返回乌市。 

我正式开始照顾父母的工作。 

2023-6-9 周五 晴 

这周都是30多度的高温天气,公司今年2月刚搬到这里,没有空调,很热,副经理拿了一个电风扇过来,整天呼呼呼地吹着,算是降了点温。 

昨天,老员工让我注册了新疆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阿里云的用户,把四个域名转到我名下。 

今早,由给我讲了一堆以后要干的工作,包括买水买电这些。头大啊,我以前从来没接触过这些工作。尤其是给老板订机票这些,估计以后老板参加会议我还得跟着去,真麻烦。 

原本只想找一个单纯的编辑工作,没想到来了之后,老员工要离职,交给我这么多办公室行政工作,也不是不能做,就是挺不想做的。太累,无他。 

或者,我可以要求一下涨工资?对吧,不然就提议重新招聘一个小姑娘来做这部分行政工作。之前在搜狐新闻,这些工作都是财务兼的,我觉得这些财务兼比较合适,会长的发言稿这些,我能写,可是这些琐事做起来就有点麻烦。 

主要是我年龄大了,不想做这么多服务性工作,只想老老实实做一个编辑。 

不过,这些乱七八糟的工作也不是常态的,应该在我做公众号之余就能完成,还是很烦。 

工作这么多年,总结出的经验就是,没有一项工作是好干的。 

总不能刚来就走吧,再说感觉这个公司没那么多破事,不像十二师经常高些形式主义的活动啊、会议啊,还要写些形式主义的心得体会等等。 

这公司也不像搜狐新闻那个破广告公司,领导没啥本事弄到业务,反而总想让我干些我不想干的、拉业务的工作,那我只好辞职走人。 

现在这个公司,正儿八经地做生意,我就每天做公众号,之前也知道会有些做公众号之外的工作,可没想到是因为老员工要辞职,才招我来,并把所有的细碎琐事都交给了我。 

公众号做熟了之后,应该会更快,用不了一下午的时间。这样,以后遇到写发言稿之类的,就上午写,这些琐事也都上午干,下午专心做公众号。少了老员工的审核程序,应该能节约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 

先这么干着吧,谁让我需要这份工作呢? 

希望老员工走了之后,我能跟老板谈谈薪资,目标是八千,才能对得起这么多工作量。不然就再让他们招一个来干这些杂七杂八的事。 

2023-6-12 周一 多云 

老板从国外回来了,说是想见见我,我知道,这是老板的面试。昨天下午和老编辑一起到了办公室,没想到,老板说,不让老编辑走,给她放两个月长假。那么我就算是面试通过了,起码她放假这两个月还需要我。 

我一下子轻松了,不用管那么多破事了,上周五老编辑居然把物业的活都交给我,听着都头大。如果不干那些,单纯只是编辑工作,加上写写发言稿之类的,应该也不是很难,熟悉了之后我想我还是能适应。 

唯一有点不爽的是,每次公众号做完都需要给老编辑审核。这也没办法,谁让她来得时间长呢,她肯定是对老板的意图更了解。审就审吧,还能帮我把把关,少出点错。 

熬过这两个月,老编辑不在的这两个月,估计我就能把这份工作干稳当了。 

昨天熬夜加班写稿子,搞得我心情很烦躁。说了好几次,月爸要是发财了,挣钱了,我就不上班了,永远不上班,月爸总是不接茬。他也变了,以前我这么说,他起码还会说:“就是,等我现在的哪个项目成了,你就再也不用上班了。”现在他连这句话也不说了。大概是因为我失望太多次了吧,他没信心今年能让我不失望。 

一辈子,一直为了钱上班,如果不上班,就感觉极度缺钱。所以,这次二哥二嫂说接母亲过去,我就做通了母亲的工作,让他们过去。因为我实在没精力再照顾他们,再说,每个人轮流照顾本来就是最公平的。 

我需要钱,不得不上班。其实我很矛盾,以前我对待每份工作都有热情,这次明显感觉自己的热情差了很多,完全是被迫的状态。工作虽然不难,过段时间就适应了。可我没了以前的拼劲儿。刚上班就感觉肩膀疼得招架不住,我已经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年龄了。哪怕我再认真对待工作,身体也有点拖后腿了。 

不仅仅是肩膀疼,今早过地下通道,三段台阶,我都不能一口气上来,上到第二段,就大口大口喘气,歇歇才能继续往上走。 

昨晚熬夜写稿后,今早精神也很差,总想打瞌睡。 

怪不得各公司招聘都卡年龄,35岁以下。年龄大了,真的精力不足,不能全怪人资本家喜欢用年轻人。年轻人的确可以替他们创造更多的财富、更大的价值。换句话说,年轻人可以被资本家压榨更多剩余价值。像我这种职场老人,字面意思上的老人,就是年龄大,有时候能完成本职工作就不错了,哪里还有剩余价值供他们压榨,时刻考虑利益最大化的资本家当然不愿意用了。 

网上总有声音替大龄失业者呼吁,不能35岁失业,又要65岁退休。我根本无法想象65岁退休的人要怎么熬过临近退休的那几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企好说,总有混日子的岗位,可是私企,不可能给你闲岗让你混日子,只能失业了。 

好在我有退休工资,还有消防证,这两项加起来已经六千多了,即使不上班也能维持着过普通的日子。这次上班明显感觉不仅是体力,连精神也大不如前,是真的不想上班了。 

不过因为还欠小哥的钱,我必须再坚持一年。今年攒攒钱,明年争取把小哥的钱还掉,我就真的不再带着这种心态来上班了。如果感觉还可以就继续上班挣点钱,如果觉得不如意,辞职不干也没压力了。家里的房贷就交给月爸。 

到明年一定先把小哥的钱还清,上不上班就看我心情了,不像现在,总觉得是被迫上班,因为还有还钱的压力。 

6月工资是百分之八十,从七月开始是6000,每个月给小月20001000用作生活费,剩下3000攒上半年,大概是18000,添点就可以到两万,再加上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消防证的钱35000,还有退休工资。算来明年1月份就能把小哥的6万还掉,到时候我就一身轻松了。 

再坚持半年。曙光就在前方。 

从明年2月份起,我才能真正过上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就不上班的日子,即使每个月给小月2000也不影响,大不了我自己每个月生活费少花点。 

这多少年了,我离职也好多次,每次离职都尝试找过在家能做的工作,可都不如意,基本没有。想自己干吧,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干点啥。 

今年9月份小月大四,后年她才毕业,要不然我就继续工作两年,再给她挣两年生活费。明年看看,这份工作如果干不下去的话,到时候找个干体力活的,少挣点,起码胳膊没这么疼。 

胳膊每天都这么疼着,真的是很难受,搞得自己心情也跟着不好。而且这个公司中午只有一小时休息时间,椅子也很不舒服,靠背太垮了,靠不成,坐一天腰疼,实在是很难受。 

今天气温算是凉爽,持续了一周三十七八度的高温,今天终于降下来了,27度,总算是让人烦躁的心情好受了一点。 

算了算账,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明年1月还清债务。 

加油!打工人! 

下午6点左右我就做好了公众号,给老编辑发信息让她审核,可她说马上要开会了。我刚来那几天,有好几次都是我早早做完,发给她审核特耽误时间。有一次是因为她在忙自己的工作,没时间看;还有一次是我第一次做,她看完直接改,结果改完发了也不告诉我,害我在办公室白等了一两个小时。 

今天我得催着她,如果她开会没时间,我就回家发,不在这干等。 

听她说过,每次不用我给她发预览,她在手机也可以登录看到。我便百度了一下,果然,下个订阅号助手APP就可以在手机上登录,并群发消息。 

果然是活到老学到了,我这算又学到了一招,今天就可以试试在手机上群发消息。明天报到,后天开会,不知道新闻是明天头条还是后天头条。按理说应该是后天头条,可按照老板的尿性,估计明天就得让发一条。再说吧,明天早上来了写也来得及。今晚不想把电脑带回去,太重了,包、饭盒、电脑,三个家伙提着实在是不方便。 

但我又怕她再撤稿啥的,这样不带电脑还是不行,还有十几分钟就下班了,我得再催催她。实在不行还是得带电脑回去,好在还能带电脑回去,路上累点,可是不用在这等。 

还好,她在下班前看了公众号,我也修改完毕。每次都有改的,我当编辑这么多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做过的版面让总编辑一字不改。现在做公众号也一样,希望以后能让她一字不改吧。这是今天的第二个小目标。 

2023-6-13 周二 晴 

昨晚一点多睡,今早七点多起,一共睡了六个小时,一上午瞌睡得要命。 

又是为了家里那点破事,爸妈在二哥那里住不下去,要回南区。 

2023-6-14 周三 晴间多云 

昨天太忙了,没时间写,开了个头就停住了。 

真的,家里那点破事太糟心了,昨天把我和小哥气得不轻。二哥二嫂之前答应得好好的,接父母过去住,还说住多久都可以。结果,过去第三天就问父亲要母亲的工资卡,说要付房租。 

之前我们兄妹四人都商量好了,无论哪家照顾,都自己出父母的生活费,他们的工资卡坚决不能动,留着以后他们看病用。二哥也是答应的,结果他出尔反尔。我和小哥气得不行,老大一屁股债,自顾不暇,只剩一张嘴;老二自私到了极点,说好的事情都能反悔,真不想骂得太难听,就是没脸没皮。 

小哥和我一直在为照顾父母的事情操心,这次的事情,令小哥伤透了心。凌晨他给我发来信息,复制在此: 

“我对老大老二这种自私极度的自私够够的了,让我特别伤心,两个人活了五十多岁,白活了,老大是一个对家庭对自己极其不负责任的人,老二是一个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的人,为了爸妈的工资卡,可以用这种不要脸的方式来伤害弟妹,以前我总是用宽容大度的心态对待老大老二,我错了,他俩根本不值得我去同情,真是糟蹋了我的善良,老大的穷,老二的自私给我们这个家带来的负作用太大。如果他们任何一个人做不好照顾爸妈的事,还要花爸妈的工资卡,我就会逼着让爸公开老大老二借了爸的钱数字,让爸问他们要回他们无耻的花掉老爸的钱。” 

我没什么可说的,同意并支持小哥。两个哥哥实在是太令人失望了。 

下午,小哥给我转了两千五。 

2023-6-19 周一 晴间多云 

接上次。 

小哥转的两千五说是二哥给我的5月份工资,我立刻转了回去,说不要。小哥发来语音,听着是小嫂子在那边说:“为啥不要,别傻了,你不要老二两口子也不领这个请。” 

小哥又转过来,并打电话解释说这个钱,二嫂子不知道,是二哥通过他们倒账倒出来的。最后我没再转回去。算了,本来就是我该得的。 

父母已经回南区好几天了,大概是14号到家的。大嫂说他们一直处于兴奋中,南区的房子凉快,比二哥家租的小房子凉快一百倍。他们回去那两天刚好赶上降温,甚至需要穿厚一点以防受凉。 

昨天父母去了一趟克木齐,母亲激动地给我打电话,说菜园子的菜长得多么好多么好,满园子绿油油的。他们中午在那做了一顿饭,自己种的菜就是好吃。下午回到南区后,母亲又打了一次电话,还是说南区好,克木齐也好。 

总的来说,母亲就是告诉我,回去一切都好,心情无比好。再也不来乌鲁木齐了,尤其不去二哥家。如果不去二哥家,那也就不去伊犁,怕老二生气。 

看来,我们兄妹四个又要重新商量照顾父母的事了。 

只要父母高兴,咋样都行,此时暂且不表。 

说说我自己吧。 

博州的会议,三篇稿子都是我写的,老编辑出差,我在家闭门造车写稿。我就知道,一旦上班我就会不停抱怨。这难道不是正常的吗?你现在就是这个岗位,做公众号,写发言稿,新闻稿肯定也是你,还有什么抱怨的? 

我没去现场,好多事情不知道,老编辑就说要这样改,那样改。她怎么说我怎么改。我知道自己生气的原因,最讨厌别人对我的稿子指手画脚,有本事自己写去。但,不能生气,这是工作。我提醒自己,无所谓,爱咋改咋改,反正不是自己写得不好,而是我没去现场,怎么可能了解现场的情况和老板的意图?所以,改就改吧。 

昨天下午七点多让她审核,她一直改到八点多。 

今天一来我就完善第三篇稿子,她说了些细节,我又开始改。 

上班就想辞职,在家待着又想上班。这就是我经常矛盾的地方。 

主要是家里需要钱,不然我是真的不想上班。 

上班就免不了受人管制,别人说啥就得服从,所以,只能自己调节心态。 

一定要抱着无所谓的心态,爱怎么改就怎么改。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一直都知道,职场上不能只有认真工作这一件事,必须要有足够厚的脸皮,才能支撑自己干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母亲咳嗽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