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暴露的读音问题

(2006-11-06 20:27:30)
出差了几天,我班语文课由候老师和我师傅带的。一上课同学们就提出了问题,说是有些字,两位老师的读音不一样。其中就包括“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的“暴露”。确实,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有的老师读pulu,有的老师读baolou。经过考证应该读pulu。理由如下:《勾践灭吴》是一篇古文应该遵照古汉语字典的发音。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中“暴”字有两个读音bao和pu,作bao讲时根本没有“暴露”的意思,做pu讲时,第十条词义即解释为“暴露,显露”。另外,在词语词条里也有这个词,标的就是pulu的音。意思有三个,其中的两个与此句比较接近:日晒夜露。指在野外蒙受日晒雨淋的辛苦。应该是第一个意思,日晒夜露。
二、这里应该是个分化字的问题。古代的暴承载着现代暴和曝两个字的功能,后来产生了分化,曝承担起原来暴的“日晒雨淋”的意义。所以现代汉语中表达此意时,用的是“曝”,组成“曝露”。而“暴露”的词义是(隐蔽的事物、缺陷、茅盾问题等)显露出来,显然不合语境。所以这里应该读pul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批周记小感
后一篇:遥贺新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