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发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习作半熟(影评)

标签:
娱乐出处影评题材谈吐 |
分类: 因克林影评屋 |

和许多演员转型的导演一样,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较为注重表演。片中女一号郑微有着明显当年赵薇“小燕子”的影子。极度夸张的表演让故事风格呈现出另一种可能,这种可能让影片远离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姥爷天上见》等片的文艺清新,呈现出逆生长的茁壮。这种《还珠格格》式的表演风格未见得适合每部青春题材,但赵薇的大胆让此片在表演上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除主演外,能够看出赵薇在其他演员的表演上同样没少下工夫。赵又廷、张瑶、郑恺、包贝尔、刘雅瑟等演员表演都明显鲜活于此前同类银幕形象。即便江疏影扮演的女神阮莞也异于林志玲或陈妍希此前塑造的女神形象,人物层次更加丰富。唯一在表演上流于表面的是韩庚,有端着的嫌疑,情绪上始终看不到入戏。
单就表演来看,本片可谓特色鲜明,赵薇的私酿让影片有了不错的商业性和娱乐性。尽管这种风格谈不上艺术也难登大雅之堂,却服务观众,自成一派。片中郑微歇斯底里的表演几度让观众乐得前仰后合,这让观影过程多了几分愉快。
本片台词同样功不可没。大概受琼瑶剧以及后来《失恋三十三天》等片台词风格影响,《致青春》也出现了类似对白,如“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既往不咎,下不为例”。此类对白配合演员表演相得益彰,让影片基调少了几分酸涩,多了一些轻松。
从大牌明星转型,初执导筒的赵薇,其导演功力备受瞩目。由于影片本身团队较为成熟,赵薇更多用在了演员表演和对节奏的掌控上。赵薇用一段充满想象力的白日梦作为影片开篇,并在后来的水晶鞋遥相呼应,让观众可以在更加深入郑微内心。但同时这段戏似乎私心大于实际用途,这段戏与郑微角色性格也并不匹配,让人感觉莫名其妙。此外,人物情感的建立也并不成功,郑微对陈孝正的好感来得刹那间排山倒海,山崩地裂,严重缺乏说服力,两人之间缺乏必要的情感关联。小说中就薄弱的地方呈现在大银幕上就成了重大败笔,这是本片一大软肋。
此外,影片前后两部分的风格也有很大变化。多年后的人物谈吐跟从前略显衔接不上,导致后半段表演风格又有了点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