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史泰龙美国敢死队2西蒙·韦斯特 |
分类: 因克林影评屋 |
《敢死队》把从前个体英雄的故事变成了群戏,这种做法削弱了个人英雄主义,强调集体力量,成了动作版的《建X大业》。如此一来,影片精彩程度不单会逊于传统动作片,群戏也对导演能力提出极大挑战。《敢死队》的票房成功部分仰仗一群老骨头的过气红利,部分拜此前从未有过的动作明星大规模扎堆单部影片的形式所赐,其余则依赖现今动作片里少有的肉块翻滚,子弹横飞。本片不单在美国票房突出,在中国也成了批片成功的范例,这大概是中国女演员余男作为美国非主流边缘人种可以加盟该片演女主角的唯一原因。
《敢死队2》尽管引入导演西蒙·韦斯特加盟,本质上却还是史泰龙的《敢死队》。片中引入的唯一年轻角色本该跟一群老屁眼儿形成对比后师有所成接过下集大旗,却毫无意外地在开场不久被杀人不眨眼的反派莫名其妙杀死,处心积虑地留下一群老年人为自己的发家大业制造障碍。狗屎一样的剧本继续散发着熏人恶臭,一群自以为欢乐的2B老头再度深入敌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强拆,导致无数精壮人口自主性身亡。而年轻战士给女友的小情书也庸俗得让人鸡皮疙瘩一地。
本片台词更是烂俗得一塌糊涂。被施瓦辛格说烂了的“我会回来”和“我回来了”在片中反复出现。施瓦辛格在剧组里只呆了几天便完成了所有戏份,所以他每次出场都格外亢奋,成了全片最二龙套。史泰龙跟杰森·斯坦森的插科打诨在片中尤为突出,怎奈编剧弱智,段子根本不好笑。为突出人物性格,编剧又牵强附会地给每个人安上了一些背景,但细节缺乏铺垫,看起来十分刻意造作。
大概是此前史泰龙的风格过于怀旧,续集找了近年来有过多部B级动作片导演经验的末流导演西蒙·韦斯特,但从影片质量看,电影语言仍旧史泰龙。1980年代经典动作片的迷人之处在于当时涌现了大量牛人导演,他们的导演手法在传承基础上有所创新。《终结者》《第一滴血》《机械战警》《致命武器》等经典老片都在气氛营造和各种铺垫上做足文章。反观《敢死队》,主演所到之处就是强拆,缺乏悬念。这种情况观众只能一边倒地同情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势群体。
演员卡司照前集变化不大。施瓦辛格和布鲁斯·威利斯的戏份略有增加,但仍是客串性质,缺乏看点。尚格云顿的反派不咸不淡,到底是大老板还是小跟班让人傻傻分不清。大流氓都是坐在老板椅上使眼色,尚格云顿演的悍匪坐拥财产无数却每次亲自打头阵只叫人感叹丫太有上进心。
本片动作场面上仍旧乏善可陈,路子再度非主流。一群皮肉松懈的老汉闯进敌营一次次轻松干掉对手,即便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也会有神秘大侠空降,横扫一切天虫。所以拍摄这样一部电影非常简单,只要在现场埋足够多的雷,让老屁眼儿们一脸大便干燥地吼上几声即可大功告成。
《敢死队2》看上去重口味,但外强中干。影片没有文化上的本质输出,贩卖的只是老牌明星的人气红利。如果说《敢死队》是屎,那么《敢死队2》就是踩扁后久置放干的屎饼子。屎饼也能升火烧饭,噼啪乱响,但总觉着不是味儿,因为屎太浓。(电影发狂/灌,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