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失恋33天电影语言表现手法影片 |
分类: 因克林影评屋 |

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的《失恋33天》的最大亮点是台词。诸如“我们李可普通话说得特别好,一般没人猜得出来,她是河南人。”“LV集团是不会突然就倒闭的吧?但爱情这东西是说没就没的。我要建立一段感情,我总得确定我有资源能够一直提供。”等台词都颇富思想深度,令人忍俊不禁,但小说强大的语言能力恰恰是这部影片的致命伤。小说语言过于强大,以至导演失去了驾驭影片的能力,许多桥段尽管好笑,能够带给观众思想认同,但那是小说作者的功劳,与导演无关。冯小刚的电影同样贫嘴泛滥,但冯做过编剧,能够hold住全片,本片导演腾华涛则让影片失去了控制,这便是片中文章角色时而可有可无,时而亮得耀眼的原因。
长年执导电视剧的导演腾华涛在电视剧行当积累了大量人脉,影片开场时黄小仙的独白画面都是观众熟悉的电视剧明星。无厘头的是,随后这些熟脸蒸发一空,影片再跟他们没有一毛钱关系。黄小仙失恋后的状态失衡仅仅表现在她的卖呆和工作不利,这对一个有思想和独立人格的大龄剩女来说略显平庸。她跟搭档王小贱的关系同样缺乏逻辑。黄小仙对王小贱的印象:“他是我们公司的一朵奇葩。刚进公司的时候,凭着一副清秀相貌连我们楼层负责保洁的大婶都被他迷得神魂颠倒,但只有我知道,这个人的性取向绝对不明朗。论及刻薄、挑剔、阴损我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我的脾气点火就着,但他擅长冷暴力,化骨绵掌,以柔克刚。我次次都被他逼出内伤。”并未在画面里呈现,观众看到的王小贱是个为人冷漠,对谁都漠不关心的人。突然一天他对黄小仙无微不至,让人感到非常唐突。
本片角色的塑造也十分拧巴。白百合扮演的黄小仙时而很有主见,时而六神无主。文章扮演的王小贱时而冷若冰霜,时而热情似火。于是片中主演出现了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多重性格:一个是被男友和闺密雷到的木鸡,一个是得理不饶人的嘴损北京妞儿,一个是自私自利的娘娘腔,一个是无微不至的文章。两个神经病本该成为闺密各自嫁人,最后却搞到了一起。原来这是部坑爹的同志电影。
大卫·芬奇的社交网络同样精于对白,导演却并不过分卖弄台词让影片失去掌控。相比之下,《失恋33天》的导演手法太过稚嫩,完全被小说和剧本牵着鼻子走,注重的只是段子上的笑点,严重缺乏电影技巧运用。就是说,观众实际是去影院看了部精简版的肥皂剧。这是部被扒光的电影,观众窥见的只是原著小说的只言片语。(电影发狂/灌,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