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专扁衰仔美少女特攻队影评娱乐杂谈时尚评论电影发狂 |
分类: 因克林影评屋 |

能让《专扁衰仔》的剧本开绿灯的是剧本里的一些亮点元素。扎克·施耐德前几部作品主角以男性为主,这次变成了女性。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与詹姆斯·卡梅隆的《终结者系列》都以女性为主要角色,带来了诸多亮点。《专扁衰仔》的故事套用的则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似是而非的神奇世界带给女主人公的精神力量的剧情模式可以博得公众口碑。当然,和以往一样,影片最大卖点仍是扎克·施耐德的视觉景观。
可是上述几个亮点并未完全奏效。浓妆艳抹的美少女们并未在精神家园找到某种能够令人产生共鸣的力量。影片没有设置精神病院惊悚题材应有的悬疑气场。“洋娃娃”与同伴的几个任务没能推动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如此一来几段意淫世界的动作冒险桥段除了可以满足视听外,成了故事情节中可有可无的鸡肋。对喜欢感官刺激的观众来说,剧情又显得十分多余。于是影片既无法博得影评人口碑,又无法让视听享乐主义者感觉过瘾。
片中穿插的几段视觉景观秀尽管有些跑题,实际却是扎克·施耐德对此前多部大片导演的视觉寻衅。“洋娃娃”与日本武士在大殿的打斗戏挑衅的是《黑客帝国》和《杀死比尔》;屠龙戏挑衅的是《指环王》;美女大战僵尸戏挑衅了《阿凡达》《空中上尉和明日世界》以及《拯救大兵瑞恩》等片,列车炸弹戏则挑衅了《谍中谍》和《我,机器人》等片。这些寻衅在视觉上有可圈点之处,但缺了诸多大片的精神灵魂,成了服务乌合之众的视觉快餐。
《专扁衰仔》中,扎克·施耐德依旧保持了以往的视听水准,让影片具备相当的景观质素。壮观的激战场面,招牌式的慢镜,朋克音乐,以及化妆间构思巧妙的那段长镜头都让影片在视听效果上武装到了牙齿。怎奈该片剧情和叙事不给力,令影片看起来倍加空洞。此片更像是扎克·施耐德的自传。片中的“洋娃娃”正是扎克·施耐德自己。没了从别人手上买来的伟大故事,他只是个喜欢瞎琢磨的神经病。(电影发狂/灌,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