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发狂】《海洋天堂》:只催牛,不催泪(影评)

标签:
电影影评海洋天堂桥段李连杰olympia电影发狂时尚杂谈 |
分类: 因克林影评屋 |
海洋、绝症和残障等元素很容易让人想起几年前的两部催泪影片——《深海长眠》和《潜水钟与蝴蝶》。尽管《海洋天堂》在片头有自杀桥段,然而该片却并非讲述尊重生命的影片。这是部强调父子情的电影。李连杰扮演的父亲王心诚身患肝癌晚期,他要在临走前尽自己所能让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可以生存下去。这样的故事会有许多可以催人泪下的情节,这是吸引我进入影院的原因。可是,影片每段催情桥段全都流于表面,丝毫感受不到来自编导的真情实感。
影片通过王心诚为儿子大福所做的点点滴滴烘托老王对儿子的爱。可这些琐事司空见惯到让人乏味,没有任何情节可以超越观众想象。因而片中既无强烈的心灵冲撞,也没有沁人心脾的涓涓细水。
影片打着“催泪大片”的旗号招摇,但片中演员演技值得圈点的不多。李连杰演的老电工师傅气质上就跟生活中的电工不符。一些桥段中,李连杰笑起来丝毫没有心思凝重的感觉。他的表演始终流于表面,无法进入人物内心。另外,他扮演的肝癌患者从始至终也没有体态上的变化。克莉丝汀·贝尔可以为小成本电影把自己瘦到人鬼难辨,50分可以为角色瘦成骷髅。我们没有看到李连杰为这部电影瘦成皮包骨。他看上去是片中最健康的一位,其他演员都有点亚健康。文章扮演的儿子大福更是表面痕迹很重。他的角色本来可以有跟《雨人》里达斯汀·霍夫曼一样的发挥空间,但他的表演功力严重不足,银幕上的瞪眼儿耍宝多于由内而外的情感流露。
片中马戏团的桥段让人想起了费里尼的《大路》。可那些桥段跟偶像剧没有区别,丝毫没有《大路》的深度和思想性。由此可见,《海洋天堂》跟其宣传并不一致。这并不是只求艺术成就的电影。片中硕大的视频网站广告和垃圾快餐标识都是极好的佐证。
《海洋天堂》唯一值得鼓掌的是影片反射的社会现实:眼下的中国不是福利国家,身为弱势群体的老百姓指望不上国家,只能靠人情和运气生存。正因如此,许多人走得并不安心。(电影发狂/灌,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