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用户1245487902
用户1245487902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1,874
  • 关注人气:64,5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发狂】《杜拉拉升职记》,老徐的粉嫩之作(影评

(2010-04-15 20:48:21)
标签:

影评

电影

杜拉拉升职记

王伟

olympia

电影发狂

徐静蕾

老徐

时尚

分类: 因克林影评屋
【电影发狂】《杜拉拉升职记》,老徐的粉嫩之作(影评《杜拉拉升职记》(以下简称《杜拉拉》)绝对是2010年4月一记重磅之作。畅销书+徐静蕾+群星,这样的阵容堪称铁三角。不难想象该片能取得怎样的票房。在肯定影片商业价值之余,我们不禁要拷问一下,老徐这个人称“才女”的美女在是否在保障影片商业价值的同时保障了艺术价值?
 
徐静蕾的“才女”之名大概因其在艺术领域的尝试和摸索。可是,她此前执导的作品既无实验性又不够新锐,即便放在中国导演圈里,也有些乏善可陈。不得不佩服的是,她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名气和通过博客赚来的人气。树立起品牌后,她有了拉拢广告商分担投资的资本。广告商的参与多少保障了《杜拉拉》的布景道具质量。可这些挽救不了这部影片。
 
为作宣传,老徐不惜“卖身”,在片中加入性爱桥段。宣传时,片方也不遗余力地拿老徐与男一号黄立行的所谓“绯闻”进行炒作。有趣的是,对于《杜拉拉》这样一部类似职场深喉自传式的小说,影片宣传时期根本没拿故事深度和内涵当作卖点。
 
看过影片后笔者才发现,影片把原著小说的故事框架改动了太多,以至于整个故事的主题都变了奏。小说版《杜拉拉》强调的是职场的水深与杜拉拉的成长蜕变。杜拉拉跟王伟的感情只是线索中的一条。可电影版《杜拉拉》里,大幅削弱了杜拉拉的职场生活,仅突出了她与王伟的办公室恋情。这样一来,影片从中间到最后就变成了海滩爱情剧。更让人不解的是,莫文蔚扮演的玫瑰非但不似小说里写的那么阴险,还让人觉得她比杜拉拉更可爱。拿这样肤浅的爱情故事来谈深度与内涵显然是不理智的。大概片方自己都觉得理亏,所以放弃了这个噱头。
 
对于杜拉拉这个角色,徐静蕾是适合的。她的样貌跟小说里的主人公基本吻合。黄立行扮演的王伟这个人物除了气质只符合选情人标准,不符合销售精英外,也是基本和小说吻合的。对于改头换面的纯浪漫爱情版《杜拉拉》来说,黄立行的表演十分成功。莫文蔚等女星虽然表演卖力,但角色基本都是花瓶。两位老外主管看上去也是要演技没演技,要气质没气质。好在杜拉拉和王伟的荷尔蒙掩盖了配角上的诸多不足。
 
至于老徐的执导功力就无从赞美了。《杜拉拉》的故事被改写成了老徐擅长的爱情片。影片从制作和剪辑上看都摆脱了老徐以往的闷骚路线,一下明快了起来。相信猛打时尚牌的老徐从《时尚女魔头》和《欲望都市》里偷艺不少。有趣的是,很多画面用了分屏表现。虽然这样的画面更紧凑,但显得有些缺乏章法。有的镜头明明就是一个,却硬被分开,看上去十分多余。为衬托人物心情,老徐在一组白墙上用花来做布景。这种构思虽然有够浅薄,却也算老徐动了脑筋。但从专业角度来看,老徐动的脑筋显然是不够的。她没在布景中添加任何元素衬托杜拉拉对升职和权力的渴望。也没有从正反打镜头里展现出杜拉拉与同事职位的不对等。影片布景里总是鲜花满桌,画面里的人物只追求视觉唯美。
 
总之,这是部与原著大相径庭的电影。影片只强调了职场的浪漫爱情,削弱了小说的深度。片中杜拉拉没有从职场中找寻到任何反思和意义。她唯一的反思是自己EQ过低。如果你是小说的忠实粉丝,那么你会有些失望。老徐讲了一个还算好看的故事,但她导演功力与“才女”称号并不匹配。她现在还很粉嫩,能否升值成为下一个凯瑟琳·毕格罗,还须时间考验。(Mr. Olympia/灌,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