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发狂】文化二奶——中国影评人被包养内幕

标签:
二奶搏出位电影评论内幕埃伯特时尚olympia电影发狂杂谈 |
分类: 扭腰客娱乐视线/言论月月抒 |
韩寒说过,“中国是片神奇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中国各行各业都存在勾结、欺诈、虚假和空裆。这不单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就连“守法分子”也会在现行体制内搞三搞四搞飞机。大凡跟经济有半点联系的行业都纷纷沦陷,成为既得利益者的踏脚石。这些行业甚至触及到了最应与世无争,最应为民服务的影评行业。
影评人是评论电影的。这种评论关乎思想,不应受任何束缚。在欧美,有大批影评人靠报纸和网站的固定小专栏可以生活得相当优越。他们的评论和思想也十分权威。像美国影评人罗杰·埃伯特,自1967年出道以来,40多年的时间里,他的电影评论在全球200多家报纸上发表,自身还主持电影评论节目。此外,他还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影评人。这要感谢诸多媒体的优越稿酬和埃伯特的敢说敢言。
罗杰·埃伯特、彼得·奥图和贾森·帕特里克出席2004年沙瓦纳电影节
试想,倘若埃伯特在中国做影评人,他会成为什么样子?
首先,他得有个工作。因为在中国,影评人光靠写稿是连房租都交不起的。
第二,他得把自己炒出名搏出位。在中国,名人放个屁都能引发关注,所以没点名气很难在江湖上行走。
第三,他得住在北京。许多新片发布会在北京,制片方会在公映前给影评人放片,然后给一笔车马费慰劳,以求神笔开恩。
第四,他得够穷。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接受制片方贿赂。
第五,他得服从媒体。多数娱乐媒体是跟制片有利益往来的。媒体是制片方最后一道防火墙。倘若埃伯特想发表负面评论,首先得看该媒体是否独立。遗憾的是,中国媒体似乎都很容易沦陷。
我们接下来看看二奶的特征:
首先,她得有点姿色。因为在中国,没姿色只能在东莞缝鞋,然后连房租都交不起。
第二,她得把自己炒出名搏出位。在中国,名人放个屁都能引发关注,所以没点名气很难在江湖上被包。
第三,她得离包养人近点儿。距离太远很难行事。
第四,她得够穷。因为只有这样,她才会被包养。
第五,她得服从游戏规则。假如她成天想当正房太太,那肯定是做不长的。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影评人跟“二奶”无异。这是一个不被包养难以生存的行业。因而,许多文化精英渐渐远离了这一行业。补充过来的是一群既无文化,又乏道德的枪手。他们充斥了整个中国电影评论行业,成了中国电影虚假传销的一环。(Mr. Olympia/灌,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