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发狂】《特种部队》:腐败香肠之天演论(影评)


标签:
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天演香肠史蒂芬索莫斯007电影发狂olympia娱乐 |
分类: 因克林影评屋 |

GI的导演是声名显赫的商业片之王史蒂芬·索莫斯,因而我们在片中可以看到许多索莫斯从前执导的大片痕迹。《木乃伊1、2》便是其中之一。譬如,为在开篇时刻制造G点,索莫斯再度使用两条时间平行线,把四年前的过去和“现在”一分为二穿插叙述。此外,病毒吞噬艾弗尔铁塔时的场面虽然壮观,但那些细腻的烟幕和壮观的场面索莫斯在《木乃伊1、2》里便运用过。只是谢天谢地,这回没再出现大祭司的脸。除了这些,我们还见到了两个熟悉的老面孔,分别是《木乃伊1、2》里扮演大祭司的阿诺德·沃斯鲁和扮演奥康纳的布兰登·弗雷泽。友情客串出镜的弗雷泽笑称自己扮演的角色是《木乃伊系列》电影里奥康纳的后代。大概是为向自己的经典作品致敬,索莫斯在GI里还塞进了夜幕下的埃及沙漠桥段。GI里浓郁的《木乃伊》情结似乎并不说明索莫斯已经江郎才尽。但他向自己致敬的段子似乎太多了点儿。
GI最受美国影评人诟病之处在于影片虽然涉及美国军队、特种兵和各式武器,却并不能满足成人对动作片的需求。GI的暴力程度甚至不及电视剧集《24小时》。片中最暴力的画面大概就是白幽灵被蛇眼砍死的镜头了。除此之外,片中即便有爆头画面,我们也看不出战争的血腥,更别提对战争的思考了。这样浅薄的主题跟这部大手笔的军事题材动作片是极不相衬的。
有趣的是,这种不相称又成就了其向《007系列》致敬的一面。最初史蒂芬·索莫斯对GI感兴趣就是因为该片情节会跟《007》很像。正因如此,索莫斯在片中加入了更多《007系列》的经典桥段,比如:海底城大战,藏有导弹的阿什顿·马丁,冰下发射的导弹,巴黎郊外奢华的贵族宅院和跟《007系列》反派非常相似的眼镜蛇头目等等。
片中具有最大亮点的桥段有两个。一个是公爵和开伞索穿的机械铠甲在巴黎沿着香榭丽舍大道一路横冲直撞的场面,另一个便是海底城混战的场面。可惜的是,巴黎市中心的追逐戏里,公爵和开伞索躲避导弹的画面非常漂亮,据称这是参与过TF1拍摄的摄像师在向TF1致敬,因而算不上原创。此外,这身机械铠甲的外型和功用简直跟钢铁侠那身行头太像了。而海底城也并不新奇,如上所述,也是一种致敬……
GI里不论动作场面还是片中让人眼花缭乱的布景道具,都只是充满自恋和他恋的致敬升级。唯一让笔者眼前一亮的是片中颇费心思的剪辑手法。许多看似平常的剪切在前期拍摄时都动用了CG,看起来异常流畅。只是这种剪辑手法詹姆斯·卡梅伦在《泰坦尼克号》中用得渐入佳境,在后来沃卓斯基兄弟在《极速赛车手》中被用滥,现在看起来已经没那么令人激动了。
GI里的人物诞生于1963年,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演变,已经置入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而影片致敬桥段多于原创,影迷却依旧买账。如此来看,GI好比一根香肠,虽是腐食,但鉴于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对腌制品这类腐食兴致盎然,因而票房差强人意。食腐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2009年适逢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一百五十周年,我们不妨揣测,索莫斯在GI里幽了一默,他其实是在努力向达尔文致敬。(Mr.
Olympia/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曾任某娱乐杂志执行副主编,旅居欧洲,著作不断!

您觉得这篇文章最多可选1项
发起时间:2009-11-03 22:00 截止时间:2011-12-31 23:00 投票人数:0人
-
0(0%)
-
0(0%)
-
0(0%)
投票已截止
最后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