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发狂】《坠入地狱》:传说中的山寨草根恐怖片!

标签:
影评坠入地狱b级片山寨萨姆·莱米olympia电影发狂评论娱乐 |
分类: 因克林影评屋 |

萨姆·莱米早年拍摄草根B级恐怖片出身。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他执导的B级别恐怖片场面不小,特效惊人,总能给人留下彻夜难眠的恐怖印象。《鬼玩人》(The
Evil Dead)还拥有大批簇拥,成了一种小众文化。此次《坠入地狱》同样因袭了这种风格。
《坠入地狱》的英文片名直译过来更接近《拖我去地狱》。直译过来的这版片名也最贴近故事本身。说实话,这是个老套而且糟糕的故事。据说这个故事是1992年萨姆·莱米和弟弟伊万·莱米拍完《黑暗军团》后写就的,只是萨姆·莱米手头计划太满,所以这个剧本一路搁置了十七年。
萨姆·莱米是个非常幸运的导演。他一连拍了三部《蜘蛛侠》电影,每部都成了索尼当年的头号赚钱大戏。可是,不断追加的成本让这个系列逐渐成了鸡肋。萨姆·莱米也不得不停下来靠拍摄中小成本影片来证明自己还有在这行混下去的本事。很显然,《坠入地狱》成了他稳定事业的桌脚垫。
在《蜘蛛侠三部曲》中大胆尝试了国际顶尖特效的萨姆·莱米在《坠入地狱》里必须彻底放下对特效的苛求。为节约成本,《坠入地狱》中的特效非常有限,也并不入流。但这并不影响这部影片的可看性,走向B级,故作山寨是这次萨姆·莱米追求的。为唤起《鬼玩人系列》影迷们的记忆,萨姆·莱米甚至还动过重邀布鲁斯·坎贝尔(Bruce
Campbell)出山的念头。只是坎贝尔档期不成,只好作罢。
跟从前不同的是,《坠入地狱》虽然场面不大,特效不精,却在主流片厂工业化生产模式中丧失了B级片独特的风味。片中唯美的光线,演员真诚的表演,正二八经的CG和没少花钱的布景等等都让这部影片暴露了伪B级片的山寨范儿。对一部这样的制作来说,观众要么看大手笔大制作,要么看草根到不行的B级手法。现在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片子不会有太多人买账。即便该片导演是大名鼎鼎的萨姆·莱米,人们也会很快忘掉这部影片。
《坠入地狱》的故事主题其实跟《蜘蛛侠三部曲》还有些类似。《蜘蛛侠三部曲》中,帕克纠结于对往事的忏悔。一身紧身衣成了帕克的赎罪符,于是纽约上空又多了个管事儿的。这种救赎的主题同样出现在了《坠入地狱》当中。可惜的是,原本清丽的女主人公克里斯汀为顺应大城市的冷漠社会,丧失了本分的纯真后,一切都与救命有关,而非救赎。也就是说,莱米兄弟用一个很视觉化的惊悚鬼段子讲述了一个道德故事。
这部怪谭小品式的影片在执导手法上并无太多突破。萨姆·莱米在CG方面创意颇多。除恶心的老妇画面外,那块长了眼睛的鹅膘蛋糕让人印象深刻。可惜这样的CG运用既没了以往小成本B级恐怖片的手工作坊味道,又缺乏大制作的精致与细腻。
萨姆·莱米在一些镜头的处理上花了很多心思。比方说,在猛鬼出现的时候,萨姆·莱米运用了不断逼近的倾斜视角。这个视角运用得恰到好处。不过,这类视角对一个执导过《蜘蛛侠系列》的导演来说实在不应算是创意。
《坠入地狱》虽然倾注了萨姆·莱米的心血,却也只是这位导演的喘息之作。要是没这部影片垫场,想必也没人乐意投资接下来的《魔兽争霸》,更不会有更大成本的《蜘蛛侠4》。(Mr.
Olympia/文,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