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发狂】好莱坞配乐大师系列之詹姆斯·霍纳(中)

标签:
《泰坦尼克号》詹姆斯·霍纳卡梅伦好莱坞olympia电影发狂娱乐 |
分类: 电影大教堂 |
霍纳事业于1997年的时候迅速窜至顶峰。这一年,由他创作配乐的《泰坦尼克号》上映后,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
事实上,詹姆斯·霍纳并非导演卡梅伦的第一人选。此前卡梅伦看好了爱尔兰歌手恩雅的风格,并打算让她作曲。在初始版本中,卡梅伦甚至使用了恩雅的音乐。但后来卡梅伦被恩雅婉拒了。随后卡梅伦只好转投小红莓乐队前歌手多丽丝·奥里奥丹(Dolores O'Riordan),但她彼时儿子正准备出生。无奈之下,卡梅伦只好去找詹姆斯·霍纳。
卡梅伦是个操控欲很强的导演,对各个细节要求很高。因而,这个处事不够圆滑的一流导演跟许多合作者的关系在合作后都很微妙。更糟糕的是,卡梅伦跟霍纳合作过《异形2》后关系恶化,十年间未再合作。但卡梅伦对霍纳在《勇敢的心》背景乐中的表现颇为欣赏,霍纳又觉得卡梅伦的《泰坦尼克号》很有发挥潜力。于是,两人冰释前嫌,展开了第二次合作。
卡梅伦希望《泰坦尼克号》的配乐带有明显的恩雅风格。于是,霍纳按照要求,结合恩雅及自己在《勇敢的心》里积累的个人风格创作了《泰坦尼克号》的背景乐。为模仿恩雅声音,他们还专门找来挪威歌手西舍尔(Sissel Kyrkjebø)在一些没有词的人声伴唱中哼出恩雅的味道。
席琳·迪翁演唱的《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依旧》(My Heart will go on)是霍纳跟威尔·詹士宁(Will Jennings)合作创作的。起初卡梅伦并不打算在片尾谢幕部分使用歌曲,保留让观众回味思索的空间。但听过这首歌后,卡梅伦改变了主意。尽管有评论人批评卡梅伦“在电影末尾商业化”,但这首歌却成了《泰坦尼克号》的标志性符号,反映了影片主题。
《泰坦尼克号》的电影原声乐在美国售出超过1,100万份!世界范围内售出超过2,400万张!其销量仅次于比吉斯兄弟的《周末夜狂热》(Saturday Night Fever,4,000万张)和惠特妮·休斯顿(Whitney Houston)的《保镖》(The Bodyguard,3,700万张)。1998年年初,霍纳凭《泰坦尼克号》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原创歌曲奖,还捧走了三个格莱美奖和两个金球奖。此番合作后,霍纳与卡梅伦的关系明显有了改善。卡梅伦2009年上映的新片《化身》(Avator)的配乐工作依然交给了霍纳。
同年5月,片方将之前由霍纳创作,未被录入OST的一些歌曲和配乐收入补发的《泰坦尼克号》的第二张OST——《重返泰坦尼克号》(Back to Titanic)。这张唱片同样大卖。
尽管霍纳为《泰坦尼克号》配乐的薪水仅为80万美元,但他还会拿到每张唱片1.25美元的分红。如此算来,光靠《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霍纳已经有近3,000万美元入账了。(Mr. Olympia/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