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发狂】《通缉令》,别惹窝囊废(影评)

(2009-08-04 15:44:45)
标签:

影评

电影

窝囊废

通缉犯

卫斯理

俄罗斯

olympia

电影发狂

杂谈

娱乐

分类: 因克林影评屋

【电影发狂】《通缉令》,别惹窝囊废(影评)印象里很少有改编自漫画的电影是R级的,除《罪恶之城》外,像《蜘蛛侠》系列、《超人》系列、《蝙蝠侠》系列、《绿巨人》系列、《X战警》系列、《神奇四侠》系列,甚至略带惊悚的《地狱男爵》系列都是PG-13级的。由此可见,《通缉犯》的暴力及色情程度跟《罪恶之城》有一拼。

 

来自俄罗斯的暴力与艳情

有人说好莱坞电影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加特效总能让观众原谅剧本的庸俗与愚蠢。这句话对《通缉犯》同样适用,尽管其导演来自俄罗斯。《通缉犯》的故事只能算是三流水准,但是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对场面的诠释有自己套路,因此观赏该片主要看的还是动作创意。

 

影片以一场动作戏开始。几个杀手狙击大厦中的大 胡子x先生,大胡子一顿助跑跳出窗外,一脸唏嘘的玻璃碴子影响不了他在空中流畅的曲线。只见大胡子在空中飞身拔枪,数人立扑。看到子弹不走直线千万不要鄙视电影人的无知,其实这是该片一大卖点。敌对双方开枪往往是对抽乒乓球的感觉。

 

随后,帅哥詹姆斯·麦卡沃伊扮演的男主人公卫斯理·吉布森粉墨登场。卫斯理是个私生活一团糟的窝囊废。他心跳过速无法集中精神。最好的朋友骗他的钱还抢他的女友。而他的女上司也对他百般凌辱。所谓物极必反,卫斯理糟透了的生活在他踏入超市的那一刻彻底改变了。安吉丽娜·茱莉扮演的性感女郎福克斯在超市中现身,伊用先进武器跟杀手进行械斗。顿时子弹横飞,场面火暴。感觉这个段子和《黑客帝国》有些似曾相识。尼奥最初也是个小职员,随后发现自己身世离奇,遇上了香艳的白人美女和刚毅的黑人领袖,就此改变了命运。

 

女郎福克斯驾驶红色跑车,一个漂亮的转弯,讲卫斯理兜入车内。此时,片中最为经典的一幕出现了:一袭白色连衣裙的福克斯躺在跑车前盖上向后开枪!掌舵的卫斯理眼前唯有峡谷和险峰,前路不见。这个桥段将暴力与情色完美结合,堪称经典!不过大卡车、拯救者、父亲、儿子这些元素又仿似回到了多年前詹姆斯·卡梅伦的“踢兔”。

 

和许多电影里的英雄人物一样,没开窍前得接受免费培训。当初尼奥被带回去后进入矩阵苦练武功,袁八爷创造的动作尤为儒雅,《黑客帝国》一下子有了一股子哲学的味道。《通缉犯》里的卫斯理就没那么幸运了,他被带到了屠宰场。在这里,卫斯理要学会包括绕过猪肉板子开枪、耍大刀、挨揍、扒地铁和咸猪手等各种复杂技能。卫斯理遭的罪可比尼奥多多了,不过好在他受伤以后可以泡个盆塘疗个养。

 

师成之后,菜鸟卫斯理循着蛛丝马迹去找杀手复仇。此时另一段高潮戏开始了!火车中的追逐戏节奏掌握不错,随后的灾难场面让人想起了《碟中谍》里的隧道桥段!至此,故事发生了意料之中的转折,显得略有俗套。很快,菜鸟卫斯理转型成为老鸟,有了资格挑战骨灰级玩家。片尾卫斯理手持双枪慢镜回身的场面不逊于《英雄本色》。

 

屠夫耍大刀,有利也有弊

《通缉犯》是俄罗斯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闯入好莱坞的第一部作品。贝克曼贝托夫此前的《守夜人》和《守日人》在动作创意上备受好评,漫天的乌鸦,时空转换和跑车在大厦上飞奔等颇具创意的特效场面让人拍案叫绝。说实在的,《守夜人》和《守日人》的电影语言并不主流,看着有些乱糟糟,故事讲得不好。《通缉犯》同样是剧本不大扎实,许多戏剪辑得不够干脆利落,有些拖沓。不过好在够酷的动作戏弥补了这些不足。

 

该片血腥场面并未达到鲜血直喷的程度,不过片中两段茱莉的戏倒是充满荷尔蒙气息。首先是前文提到的茱莉出场后不久劈开双腿向后开枪的戏;再有就是茱莉看不惯卫斯理女友,上前吻了卫斯理的戏。两段戏都让人心驰神往,对皮特“羡慕嫉妒恨”。

 

该片全美票房高达9,000万美金,除特效功劳外,几位影星也有着十足的票房吸引力。扮演卫斯理的苏格兰帅哥麦卡沃伊很有汤姆·克鲁斯的范儿。麦卡沃伊戏路很宽,能在儿童文学里演半人半羊,也能在人性大片里演翩翩君子。安吉丽娜·茱莉在片中虽然戏份不多,但她占据海报的版面十分巨大,每次出场都也确实吸引眼球,本片票房很大程度应是她的功劳。摩根·弗里曼的表演高深莫测,虽然谈不上演技有突破,但换个不入流的人来演肯定砸锅。片中最大的配角是老牌影星特伦斯·斯坦普,短短几个镜头,深沉内敛不抢戏。片中诸位配角的外型就不敢恭维了,严重不入流。

 

该片目前IMDB评分高达7.5(满分10),口碑不错。对于不在乎剧情,只想看动作戏的初级影迷来说,该片是很好的选择。相信本片DVD也会卖得不错!(Mr. Olympia/文,原文刊于《电影世界》2008年8月号,有删节。此为足版。转载请注明出处

 

【电影发狂】《通缉令》,别惹窝囊废(影评)

【电影发狂】《通缉令》,别惹窝囊废(影评)

【电影发狂】《通缉令》,别惹窝囊废(影评)

【电影发狂】《通缉令》,别惹窝囊废(影评)

【电影发狂】《通缉令》,别惹窝囊废(影评)

【电影发狂】《通缉令》,别惹窝囊废(影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