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了很久,今天终于找回了密码。
看到跌的惨不忍睹的股市,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一九四二》据说是今天(11月29日)上映,股市里也流传着冯小刚是股市的大预言家的说法。因为上证指数1942点就在眼前,令人恐怖的美国大片《2012》已轻松突破,股指直指“解放前”!
我们总认为美国经济出现危机,看美国的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纳斯达克均是健康的慢牛走势;甚至连我们要抵制的日本日经指数也是横盘震荡走势,而我们自己的股市却是一泻千里。
A股市场为何总是跌跌不休呢?一句话:投资者缺乏信心。刨根问底的问,为什么缺乏信心呢?制度不完善!制度不完善为什么不修补呢?利益瓜葛很难理清!
虽然已经一个多月了没有新股发行,但市场似乎仍然不买帐,10月份就发行了一只浙江世宝还是超低价发行,市场已经对这种发行方式存在太多的疑问。
新股上市实际上是发起人、机构投资者和券商的盛宴。发起人无疑持股成本是最低的,以一元面值发行的股票,发起人成本很多是在一毛钱以下;机构投资者不管是PE还是VC成本比一级市场上申购新股的股民都要低很多;券商更是直接了当的拿红包。
散户、中小股民却是这种股市游戏中的“冤大头”,新股上市难免要包装一番,机构投资者和保荐券商都有相当的关系去“活动”,普通股民对即将上市的公司基本是没什么了解的,只有通过网络、报纸、电视新闻、杂志等媒的宣传去了解一二,该公司的真正价值几何只有董事会的那部份人才真正知道,那部份人却是股市中成本非常低的大、小非。
股票高价上市可能让公司圈到更多的钱,发起人挤进富豪榜前例;机构投资者减持时卖个好价钱;保荐商得到更多的保荐费用;受害的却是千千万万的股民。
要根治这个铁三角关系就是要打破这种关系链,规定:取消上市询价、路演,上市价格由发起人、机构投资者和保荐商(承销商)协商定价。股票上市后小非等一年后可上市流通的股份到解禁时,股价低于发行价时禁止上市流通;大非三年后解禁时,股价低于发行价同样禁止上市流通;遇送股、分红除权相应发行价除权。
有了这样的规定,三者之间就有个牵制,价格定高了可能股权长期无法流通,定低了自己不划算,让他们三家去权衡利弊吧!
只要投资者信心上来了,“解放前”就到不了;股市信心提升了市场自然活跃起来,股市便可成为股民享受经济成长的摇钱树;股市又成为企业融资的良好平台;虚拟经济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一招美国人玩得很拿手。
从目前来看管理层似乎等待市场自然回暖,看动作像是要待外资来抄底,唉......中国人总是喜欢自己吃粗茶淡饭、大鱼大肉让给老外来享受,没有办法改变的历史传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