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躲开西三环四环的拥堵经常走京密运河两侧的蓝靛厂南路的话一定会在路过西钓鱼台时看到过那座巍峨的慈寿寺塔。几十年了,只是在八十年代初曾经在运河边散步时走到过塔边上,仰头眺望仿佛感受到了这座古塔的沧桑。后来塔的周围建起了一座公园,但我一直没有去过。这座公园就是玲珑公园,因为在我们老百姓的记忆中一直把这座古塔称为玲珑宝塔。最近我趁着初冬的暖阳去了一趟,游览了玲珑公园,仔细看了看这座一直矗立在京城西边的古老砖塔。
其实和京城周围那些动辄七八百年甚至近千年的古塔相比,玲珑宝塔真的不算太古老。玲珑宝塔正式名字叫永安万寿塔,是万历皇帝为其母圣母慈圣皇太后祝寿兴建慈寿寺的同时建的。塔于万历六年(1578年)建成,故也称作慈寿寺塔。至今不到五百年。当年的慈寿寺相当有规模,依佛寺建筑“伽蓝七堂”的布局由南向北分为五层,是当时北京最辉煌的建筑群落之一。遗憾的是光绪年间的一场大火烧毁了整个寺院,再也没有修复。而古塔竟然保留至今,几乎完好无损。
现在的玲珑公园是1990年建的。除了玲珑宝塔之外还有中心湖区和火车头广场。中心湖区风光秀丽,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火车头广场上陈列着一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退役的日本1937年造的火车头。玲珑公园现在是周围居民晨练和休闲的好去处。

[1]初冬的玲珑公园依然枝繁叶茂,玲珑宝塔矗立在深秋的彩叶中。

[2]从公园南门看到的玲珑宝塔全景。
[3]仔细看看玲珑宝塔,正式名称永安万寿塔,又称慈寿寺塔。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约50米。

[4]我们从塔顶看起吧。塔刹为铜质葫芦形摩尼珠式鎏金宝瓶。檐下均用砖砌斗拱支撑,斗拱间开有佛龛,每面三个,每层24个,全塔共312个,每座佛龛中均供奉佛像。檐角和檐椽都挂着风铎,约有三千余只。

[5]檐角细节。
[6]十三层密檐。

[7]塔身由三层仰莲承托。塔身转角处是浮雕盘龙圆柱,盘龙浮雕已经所剩无几。东、南、西、北四正面有砖雕假券门,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侧方向则为假券窗。

[8]券门两侧原有木胎泥身金刚力士神像,现已残损。

[12]塔身上部的佛像雕塑。

[13]塔身下部是拱托塔身的三层仰莲花瓣。
[14]塔的基座是双层须弥座。上层每面开七个长方形龛,下层每面开六个壶门形龛。

[15]须弥座上层龛内雕的都是佛教故事,龛与龛之间雕着立势金刚力士像。

[16]转角处雕有蟠龙角柱。

[17]下层须弥座每龛都雕有狮首像,据说都已损毁,但我觉得这座龛内的狮首浮雕似乎还清晰可见。龛间的浮雕都是佛教吉祥宝物。

[18]塔旁东西两侧各有一座这样的石碑,除了基座上有双龙戏珠浮雕外石碑上没有任何文字。后来才知道这两座石碑还真是原慈寿寺除砖塔之外仅有的遗物。

[19]塔北面有一个用玻璃罩罩起来的当年慈寿寺的微缩模型。在这里清晰可见当年慈寿寺的辉煌。

[20]慈寿寺院落平面图和慈寿寺历史介绍。
[21]慈寿寺塔北面有一个大型长方形水池,鉴池。我去时池内基本没有水,但利用仅有的水面仍可看到塔的倒影。

[22]池边有一个像是舞蹈队在排练,好多游客挤在旁边拍照。回来后才听朋友介绍说玲珑公园有一个舞蹈队还上过央视呢,不知道是不是这个。

[23]看她们跳舞的动作好像挺专业的。
[24]突然发现塔边出现了一个晶莹的半月。

[25]月旁的古塔更显沧桑。

[26]除了古塔之外玲珑公园其它景区也相当漂亮。中心湖区旁的那座亭子称为往来亭。

[27]小桥流水,中心湖区设计得非常精致。

[28]湖边的观景平台上也是不少人在跳舞。

[29]挺不错的宅门,好像不是古建因为旁边没有介绍。

[30]穿过月洞门就是刚才看到的宅门的内院。这里有一些游客好像正在准备练舞。

[31]沿着健身步道还有不少游客坐在长椅上歇息。

[32]秋末冬初的景色。

[33]这时的银杏林最美的还是满地的落叶。

[34]公园的最北面是火车头广场。
[35]这辆火车头原是1937年日本生产的蒸汽机车,1956年我国对其进行改造后一直运行在京门支线,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退役后移居此处。
玲珑公园是一间既适合观光游览又可以休闲健身的城市公园。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到旁边的运河(京密引水渠)走走。只是玲珑公园周围停车不是很方便,路边没有划好的停车位。我把车停在没有划线的路边,游园时一直提心吊胆,真怕被贴条。还好,出来一看,安然无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