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我投资银行的逻辑梳理

(2014-01-07 07:14:44)
标签:

转载

分类: 个股金融

1、货币总量的不断增长,是银行成长的土壤。

我看好的不是我买入的银行,而是中国的银行业整体。因为我们国家的货币总量的增速真的太快了。

如果十年前,一个企业倒闭,留给某银行100万坏账(算大数目吧),放到今年来曝光,应该不值一提了。高增长的货币总量稀释了人们手中的财富,也稀释了银行的坏账。这对于ZF而言,真的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尽管,我非常不愿意看到人们手中的财富继续被这般稀释。但我想他还是会继续发生!我们最好祈祷现在银行业的坏账M非常小,因为十年后这个国家的货币总量有可能是数百或者数千倍的M。请问你会当心千分之几或者万分之几的银行坏账吗?而那个时候的银行业绩大概还是货币总量的百分之一,增长了很多很多。

2、社会整体的货币意识和金融素质,是银行业整体的竞争对手

    中国银行业的暴利不仅在于垄断,也在于人们货币与金融意识的缺失。但总也说,股市这个样子监管有责任,股民也有责任,很是认同。人们对于金融只有两种态度,要么是无条件的接受,要么是没有理由的怀疑。太多人无条件的接受了银行开出的各种利息。我深刻的怀疑,这个社会有没有百分之一的老百姓去质疑活期人民币的时间价值是0.5%。同时,人们也无理由的怀疑着保险和证券,这两个行业一定有他们自己的不足,但是绝对不至于在相亲节目中说是证券公司的女嘉宾的灯就全灭了。

    而这就是我们所投资的银行的客户,你见过有哪个行业的客户有如此的优质。中国的银行业,将自身与客户之间对于货币金融认知的差距转化为利润演绎得淋漓尽致(好绕啊,应该可以理顺吧)。本来保险与证券也想如此,可奈何弄巧成拙,反而更加成就了银行。

    我只做一个假设,要是中国的必修课中《思想政治》改成《财务管理》。从小学开始学到走向社会,那么银行,估计要成为公共事业单位了。

3、银行的运作水平,相信别人的信息与判断。

    第三个是别人最擅长而我最不擅长的地方。但是这也是我必须要参考的东西。但是无论如何我只能将银行的运作水平为第三因素了。

    我认为一个银行真的有对客户的吸引,等到货币总量不增长了,某个银行的总资产还在增长,那这就是真正优秀的银行。因为这意味着,客户从其他银行转向了这家银行。但是我们现在没法看到。

    在运作中,如果还有自己看法的应该是看银行的代理成本。说具体了就是看哪家银行勤俭持家,珍惜股东的财富,哪家银行以更好的服务的口号挥霍股东的钱财。坏账到底有多少你我都只能猜,但是有些不必要的开资显现了你我看得到。

    总的来说,对于银行的运作水平,我大体相信市场上主流的观点,也来个无条件接受。要有人非要说他真懂,淡淡的问句,有咱郭主席懂吗?

4、银行的估值水平,自己选择性价比。

    在我的投资体系中,性价比对于护城河来说要可靠一百倍。性价比和护城河对我而言就像打五折的木炭和不打折的钻石一样,关键我了解木炭的正常价格却测不准这钻石的纯度。

    目前银行的估值中,工行最高,民生比招行高,平安银行最低。试想两年前民生和招行估值一样,这两年他的股东估计没这么安慰吧。

    最后,我目前持有最多的变成了平安银行,剩下的是浦发。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