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业家与现金奶牛(转)

(2013-11-14 17:04:40)
分类: 他人股票理论

T型骨头:

即使在市场最糟糕的时候,格雷厄姆和多德依然忠于自己的原则,包括他们一贯的观点,即认为经济和市场有时必然经历痛苦的周期,而人们此时必须忍耐。他们在那些黑暗的日子始终相信,经济和股市终将反弹。而我们,为什么三、四年银行的低迷,就怀疑银行不会起来?不会再有十五、二十甚至更高的PE呢?...展开即使在市场最糟糕的时候,格雷厄姆和多德依然忠于自己的原则,包括他们一贯的观点,即认为经济和市场有时必然经历痛苦的周期,而人们此时必须忍耐。他们在那些黑暗的日子始终相信,经济和股市终将反弹。而我们,为什么三、四年银行的低迷,就怀疑银行不会起来?不会再有十五、二十甚至更高的PE呢

 

白云:

1)在投资股市的群体里,能有楼主这样的见解,就是不简单了。即在正确方向上的坚守和坚持了。

2)但如果愿意让自己的投资,多伴随着快乐。就需要在境界上和实践上,更上一层楼。这里,代表人物,就是巴菲特。从境界和实践上,他的确比他的老师,更上了一层楼。

3)巴菲特没有他的老师这种在黑暗中,坚守的痛苦。他一直是个快乐,忘我地热爱着自己的事业。用他的话,是每天早上,跳着舞步去上班的。为什么呢?

4)这是因为巴菲特与他老师的区别,是巴菲特从小是个创业者,是个实业家,所以他本能地是从实业的角度,去投资的。而他老师,因为是证券市场出身,所以在思维上,依然是从市场的角度考虑较多。

5)从实业投资的角度,投资就是买“生息资产”。即投资是换取“可以产出利润的资产”。用大家都熟悉的解释,投资就是买“产生现金流的奶牛”。站在这个角度,股市的涨落,与“产生现金流的奶牛”有什么关系呢?

6)如果股价下跌了,那更好了。就是以更低的价格,买入更多的现金流奶牛。这就是巴菲特这个实业家的思维方式和真实感受。所以他不会有对于股价下跌的“黑暗感觉”,也不会有坚守的“痛苦”。他是股价越低,越兴奋。因为他是实业家。

7)巴菲特对于股市有很深的了解。但他始终不是股市里的人物。这就是他为什么最终成为大师的真正原因。即,他的投资从来是不考虑股价的波动的因素的。也不受股价波动的影响的。所以他不需要及时报价。

8)巴菲特的投资依据,都是买现金流奶牛,这个最朴实和现实的想法。不买贵的,不买商业模式不好的,不买管理层不优秀,不诚实的。所以他的投资,与股市没有什么关系。股市对于他来讲,只是有时给他一个更好的买入机会。

9)所以如果真的理解了巴菲特,理解了以实业家的思维,买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心态就会从根本上改变。变得进入老巴的投资境界和实践,变得热爱自己的投资事业,变得对于股市的波动,心如止水。

10)同时,只有进入了老巴的实业家境界,才能懂得一生真的不需要很多机会。抓着几次大的机遇足已。低估50%,恢复到正常就是1倍。除了拿生息利润,还得到资本升值。12次这样的机会,就是4000倍。平凡而伟大。确定而潇洒。

11)所以老巴从来没有寻找10倍大牛股的说法。因为他不需要10倍牛股,他只需要低估50%的现金流奶牛。12次这样的现金牛足以让普通人,变为富翁。如果幸运的话,活得长一些,就无意中变成老巴了。

 

巴与格出身的不同:

1)老巴是从5-6岁开始做生意。第一笔生意,是25美分买了几瓶可乐,分开卖了赚了5美分。

2)以后通过各种小生意,捡高尔夫球去卖,送报纸,弹子机等。到大学毕业时,积累了近1万美元。到他正式开始自己的投资生意前,累计积累了10几万美元。

3)巴菲特与千千万万的创业者一样,都是从最小的生意中,一点点地积累了自己的财富,并通过商业实践,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4)对于没有创业经历或做生意的人来讲,似乎钱是最重要的创业或生意因素。但如果经历了这些,就知道钱在创业或做生意中,是一个很次要的因素。钱永远是能力的附属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