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我理解的竞争优势
(2013-08-09 20:06:41)
标签:
转载 |
分类: 他人股票理论 |
我理解的竞争优势相对复杂。他既和行业相关,又体现与行业内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程度。在理性的商业竞争环境下,表现的是维持高Roe的能力;在非理性商业环境下,表现的是抗击打的能力。
有些竞争优势需要和强有力的管理层结合(比如零售业),有的可以容忍一般的管理(比如茅台、谭木匠、可乐)。有的竞争优势可以持续很久,基本不存在破坏力量(比如茅台、可口可乐等和嘴相关的行业),有的行业容易被另一种模式颠覆(比如电子商务颠覆零售业、数字照片颠覆胶卷业)。描述可能还是要和具体的公司和行业联系在一起。
1)产品、行业的忠诚度:
同样是饮料行业的凉茶和绿茶。对于消费者会说:“来一个王老吉(或加多宝)”。他会指明“王老吉”,你给他一个和其正,大部分消费者可能不接受。但是对于后者,他可能会说:“来一个绿茶”。你给的是统一,还是康师傅、娃哈哈,可能并不在意。这个很微妙。
有些产业、行业很容易建立极强的品牌忠诚度,这对于转移成本和维持高roe特别关键,并且还能容忍一般的管理。这也是我投资广州药业H的逻辑之一。
有些行业很难建立品牌忠诚度,比如航空业,你不会太在意到底是东航还是南航的飞机,你在乎的是时间点和价格。还有钢铁行业、甚至汽车行业、电脑行业、手机行业(苹果除外,小米的模式也不错)。
2)成本
对于替代性很强的行业和产品来说,控制成本或者网络等能力是竞争优势。比如沃尔玛,虽然替代性强。但是他的规模优势、内部成本控制能力、网络别人很难超越。除非有新的商业模式出现,比如电子商务。
还有格力电器。优秀品质和规模化(低成本,在理性竞争下能维持高Roe)带来了竞争优势。但是类似格力电器这样的竞争优势需要结合优秀的管理层。
3)抗击打能力
耐克的竞争优势就明显差于可口可乐。假设有一个非理性的竞争者,如果不计代价的去转移耐克签约的体育资源,5年之内可能会把耐克打下。但是对付可口可乐就没那么容易。
所以,我以为分析公司首先要能看出公司的商业模式、壁垒。以及维持这种模式和壁垒是否需要最优秀的管理层(再和现有管理层能力匹配),是否存在可能颠覆的模式。再看这种商业模式,高Roe能够多大规模的复制。这应该是分析一个公司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