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
求人不如求己
斯文森(David
Swensen)的研究:在多如蚂蚁的基金中,只有约4%的基金在过去20年中扣除税收和费用之后能够跑赢大市,而且平均起来也只是比大市的回报率多了0.6%而已;而96%的基金跑输大市,而且输得很厉害:平均每年跑输4.8%。大家都知道基金经理和券商有发财的,可是发财的基民却很少听说过,伯格如是说。我突然想起一个例子,挖黄金的人不见得赚钱,但生产和销售铲子及铁锹的人可以大赚其钱。
马克·卡哈特(Mark.Carhart)研究了1962年到1993年的基金业绩,发现积极管理基金平均每年的收益率比其相应指数收益率低1.8%。罗斯·温默(Russ.Wermers)发现从1975年到1994年在风险调整的基础上,积极管理基金平均每年落后基准指数2.2个百分点。吉姆·戴维斯(Jim.Davis)研究了从1968年到1998年间4686只基金的业绩表现,他没有发现积极管理基金优越表现的证据。
阿罗特(Arnott)等人发现,从1982年到1991年的10年里,在税前收益率的比较上,只有21%的基金跑赢它们的基准指数,年均收益率超过指数收益率的118%,落后于指数的基金年均收益率落后的幅度为1.9%。考虑了税收因素后,只有8%的基金战胜指数,年均超额收益率只有0.19%,而低于市场表现的基金年均收益率落后于市场的幅度上升到3.1%,不仅战胜指数的基金数量小于落后于指数的基金数量,而且平均的基金收益率超越指数的幅度也小于落后于指数的幅度。同样的研究方法用于1989年到1998年,发现税前的比较结果是14%的基金优于指数,平均收益率超过指数1.9个百分点,税后的比较结果是只有9%的基金优于指数,平均收益率超过指数1.8个百分点,跑输大盘者的收益率平均落后于指数4.8个百分点,故总体平均来讲,积极管理基金的绩效落后于指数管理基金的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