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我对高成长投资的一点理解

(2013-01-27 10:58:15)
标签:

转载

分类: 他人股票理论
人才。
成长即价值。
    大学里学到的最重要的理论是复利,看到的最重要的书是林奇的《战胜华尔街》。

    林奇的书让我对基金经理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决定毕业后做股票;而复利理论则让我相信:只要每年能够获得25.8%的收益率,10年10倍,20岁工作,60岁人人都可以成为亿万富翁!

    时隔20年的今天,本人用心地从事着私募基金经理这个职业,为年复合25.8%的收益率努力工作,一直以来的信念和策略就是:“高成长”!。

一、理念:

   一般我们这么总结:股价=市盈率(估值)X 每股净利润。

   这三个因素中,依据最重要的投资因素是其中的哪一点,分成了所谓的三大派:技术派、价值派和成长派。

   技术派主要研究股价,不看估值和利润,只看表象不看本质,仅仅从股价的趋势中寻找规律。大部分初入行的投资者都多多少少看过不少技术分析的理论和书籍,但斌当年就精研过波浪理论,本人刚工作的前几年,技术分析的书籍也看过数十本。
   但技术分析易懂难精,很少有人通过技术分析最终大成功。江湖上虽确有一些天才,从营业部散户起家,仅靠几万几十万的资金,目前身家数亿甚至数十亿(这才是真正的屌丝大逆袭),但我等大部分人必须承认:智商和情商一般的情况下,不要想这等奇迹落在自己身上。

   价值派特别强调安全性(低市盈率、低市净率、高确定性、坚固的护城河、高安全边际),投资的核心是便宜,近两年的银行、大秦铁路等都是价值投资者的重点跟踪标的。投资的逻辑是“价值回归”、“价值最终会反映到股价上”,对于未来的净利润是否高速增长倒不是重点,重点是目前的股价低于公司现在的价值。
   估值回归我个人不太能把握的是:一是觉得估值回归是个整体的、偏宏观的事,跟宏观经济、流动性、大盘都高度相关;二是回归的时间不好把握,等待回归的时间可能要以年计。前两年重仓银行股的同学,需极强的耐心、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而耐心、心理承受能力都相对有限的本人,更追求每年都有一定的绝对收益,好给客户以交待,给自己以信心。
    
   把重点放在净利润,尤其是未来几年的净利润上,假设目前的估值就是合理的,净利润每年增长50%,股价理论上也涨50%;买几个连续几年每年净利润增长50%的股票,不就每年都能赚50%,不就年50%的复利了么?不就60岁的时候亿万富翁了么?
  (02年以来的茅台、04-07年的苏宁;近几年的10倍股歌尔声学、金螳螂等,不就利润不停增长,股价不停上涨么)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上可能未来预期的净利润增长没有了,并且以前的净利润都是假的,估值也大幅回落,股价暴跌80%(银广夏、东方电子等)甚至摘牌了(环保股份等)。

   就我个人而言,做股价趋势时技术分析看不准、短线波段做不好;做价值投资时估值回升没耐心,安全边际算不清;我就踏踏实实研究公司,跟踪成长。
    成长股投资,对我来讲既容易理解,又容易把握,过去十几年也积极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不少的教训。我相信用这套方法,可以去追求还不错的收益率,可以给客户带来较好的回报,满足我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基金经理的梦想。

二、策略

     高成长投资最重要的,自然是净利润的成长速度。前提还是假设估值目前不变(市盈率不变),成长速度越高,成长时间越长,自然收益率也就越高。

    苏宁电器05-07年三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是92%、109%、95%。假设04年底1万,三年下来1万就变成7.8万了。

     实际上苏宁这三年涨了27倍,除了净利润增长之外,估值也提升了,从04年的20倍左右,提升到了07年底的50余倍,因为这三年指数涨了接近5倍,市场对苏宁的偏见随着苏宁规模的扩张逐渐消失,苏宁成为了高成长的典范。

     市盈率提升1倍,净利润也提升1倍的情况下,股价=(1+1)X(1+1)=4!,股价会涨3倍,市盈率和净利润同时提升,股价因此乘数效应上涨,大家可知道,这就是戴维斯双击!

      成长的速度除了高之外,必须还得持续。周期股1-2年的净利润增长速度往往极高,但无法持续也无法预期,我们说的持续性是指在未来数年可预期继续保持。

      我们前面假设估值不变这种理想情况下,其实成长的速度和持续性都会影响估值。在利润增长1倍但估值回落50%的情况下,我们仍然无法获利(我03-04年重点跟踪的江淮汽车就连续两年净利润增长50%但市盈率从20倍回落到了7倍),而估值不变的前提是:大盘稳定+公司利润增速维持+未来数年仍可持续。大盘是否稳定我们都知道不容易判断,但行业和公司的利润增速能否持续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判断,近两年银行股在利润增长的情况下估值大幅回落至市盈率5倍左右,就是因为投资者对其未来的持续性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估值是否稳定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行业前景和趋势,若投资者对行业前景看淡,预期成长趋势无法维持,估值就会混乱。如近两年的银行股、近半年的白酒股(尤其是五粮液),估值就一降再降。

     所以,成长股的核心就是看未来的成长速度能否持续。

      如何选择成长股:

      前面提到了成长速度,提到了持续性,就本人而言,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选择(请参考刘建位的《巴菲特如何选择超级明星股》)

      首先看行业增速,行业是不是持续、相对高速地增长。行业不错,竞争对手也不错,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我们才容易理解公司增长的根本逻辑。

      第二是看公司竞争力,看公司在行业里面的综合实力、江湖地位,是不是能够代表行业、增速高于行业。行业里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我更好,这样来寻找和理解公司与竞争对手相比的竞争优势。

      第三是看管理层,看管理层人品是否诚实可信,眼光长远,执行力强。公司管理层不诚信的话,我们很容易被蒙蔽。我们跟公司沟通的最直接的还是公开信息、公开场合,若公司管理层在此场合夸大、欺骗投资者,或拒绝与投资者沟通,投资者就不可能真实地掌握公司的现状和未来,何谈成长趋势的判断?

      第四是看估值,买入时估值不要过高,否则需要长时间的消化估值。成长股投资不象价值派,特别强调安全边际,大部分情况下只要买得合理,不贵就好(我个人会参考技术分析、大盘综合情况下选择买点)。

     估值是门艺术,是略高还是略低很难精确判断,芒格开玩笑说,从来没见过巴菲特精准地算过估值,巴菲特则说是胖还是瘦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何必用称重器。

三、风险

       成长股投资最大的风险首先是买错了,其次是买贵了。
 
       买错了就是说碰到了伪成长。

       成长股投资的基础是对未来成长的良好预期,预期落空自然投资的逻辑就没有了。
  
       买贵了还好一点,靠时间还可消化估值,买错了则只能迅速止损出局,否则损失惨重(戴维斯还有双杀,十年前的东方电子、蓝田股份、银广夏、环保股份还记得么?近两年的重庆啤酒、中恒集团也是教训)

       近两年在鼎锋团队的支持下,我们的选股成功率大幅提高,但估计成功率也就十之六七。2012年虽然本人管理的两期信托产品取得了28%的净收益率(包括业绩分成和管理费的总收益率大致在32%),但年初依然有几只股票选择错误,被迫中间止损出局。

    选股成功率的提高第一是最好在自己熟悉、容易理解的领域(所谓的能力圈,这一点可参考芒格的《穷查理宝典》,第二是要勤奋,多跟踪,跟踪公司是否在原来预期的轨道上。车速慢脱轨了损失还小,高成长的公司脱轨了就跟高铁脱轨一样。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