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低价”发行的浙江世宝今日挂牌上市,有人事先表态要炒一把儿,证监会、深交所摆出严防死守状。9:25分,浙江世宝集合竞价开盘15.62元,比2.58元的发行价相比大涨505.43%,还是让许多市场人士禁不住惊叹:疯了?但这只是疯狂的开始,随后浙江世宝股价又连闯三关,十六、十七、十八元不在话下。
![[转载]林耘:浙江世宝首秀,看得见的疯狂和看不见的猫腻 [转载]林耘:浙江世宝首秀,看得见的疯狂和看不见的猫腻](//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实话说,浙江世宝说是小盘低价,其实只是首发流通盘小,总股本有2.78亿股,不小;发行价以行业属性、估值水平衡量,七倍PE不算贵,但也没便宜到哪儿去。
本来嘛,证券市场,最不应该管的就是市场化定价,天要下雨,娘要改嫁,炒就炒呗。但这一次有所不同,浙江世宝如此顶风作案,挑战了A股投资人的常识和监管层的智慧,将A股刚刚改进完善过的市场规则玩弄于股掌之间,加以无情嘲笑,留下长长的为什么?
1、为什么浙江世宝从过会到上市挂牌,如此短的时间就预警全年业绩同比减少30%?
2、为什么发行时发行价由7.85元降低为2.58元,发行数量由原来的6500万股减少为1500万股,融资金额从原来的5.1亿元锐减为3700多万元?作出如此重大调整的内幕是什么?仅仅是为了与港股定价接轨么?
3、为什么网上认购部分初订525万股,而网下部分高达975万股,大大超过网上网下各占50%的惯例?
4、谁获得了网下低价认购的机会?其分配逻辑是什么?
5、谁在浙江世宝上市首日参与炒作?背“黑祸”的又是不明真相的中小投资者吗?
郭树清主席上任以来,力推A股市场规则完善,号称是一年出了70条改革措施。“降低发行价”,“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定价能力”,“增加网下发行比例”,“取消网下发行部分锁定期”,都是“郭氏新政”的标志性成果。浙江世宝上市首日的恶劣表演,让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除了让某些人获得超额和特定的利益之外,形同虚设,毫无用处。
深交所领导刚讲过,我们的监管水平已经接近成熟股市,给我们一个说法,以浙江世宝为案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