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巴菲特、费雪等3大师的投资策略比较

(2012-10-15 16:26:37)
标签:

转载

分类: 他人股票理论
先收着,以后慢慢看

巴菲特自己评价说自己是7分的格雷沃姆,3分的费雪。但有专门研究巴菲特的国人认为,从巴菲特的成长经历看,巴菲特如果只是纯价值型的捡烟屁股式的投资,绝对成不了今天的地位。它只是以价值为基础,加上确定性比较高的成长。所以,巴菲特应该是7分的费雪,3分的格雷沃姆,资金特别大时才“雪茄烟蒂式投资”。

 

在网上搜索到有人对格雷厄姆、费雪与巴菲特三大师投资策略进行了比较:

                                       

一、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

格雷厄姆被认为是金融分析的开山鼻祖。1919年,当只有25 岁时,年薪却高达60万美元,并和人组建了投资合伙公司。1934年,出版了《证券分析》一书【赟注:《证券分析》一书主要写的是具体技术实现,对价值投资者来说,有很多不值得学习的地方,要抛弃。他后来的《聪明的投资者才是精华,主要是对投资策略描述,值得一读,也一定得读,具体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70d8d001019571.html ,该书现在已经成为了金融教科书【赟注:如此金融教科书真害人啊,所以巴菲特经常呛大学的金融教授太2

 

《证券分析》其精要之处在于:


  
一个基于理性评估、精心选择、投向分散的普通股组合即是一个正确的投资组合。他为投资所下的定义是:“ 投资是一种通过认真分析,有指望保本并能有一个满意收益的行为。不满足这些条件的行为就叫投机。”他把“ 仔细分析”解释为“ 基于成熟的原则和正确的逻辑对所得事实仔细研究并试图作出结论”。

 

他把分析描述成三个步骤:描述、评判、选择。

在描述阶段,分析者收集所有突出的事实并把他们清晰地表达出来;

在评判阶段,分析者关心的是信息的质量,侧重于分析所得信息是否客观地反映了事实;

在选择阶段,分析者判断所考察的证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因此,投资建议是:投者的精力最好用来判识单个证券是否低估而不要去理会整个市场的价格水平。格雷厄姆提出“ 安全空间”的箴言,他对内在价值的定义是被事实所确定的价值。这些事实包括公司的资产、收入、红利以及任何未来确定的预期收益。他承认决定公司内在价值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公司未来收益的能力。由于销售额、定价和费用均难以预测,使内在价值的方法应用更加困难。他认为,没有必要确定公司内在价值的精确值,只需估算一个大致范围。为了分析安全边际,分析者只需要简单地估计一个比市价明显高或者低的大概值。他认为,当投资者过分强调公司性质和管理能力时,潜在的失望也会相应地增加,对质量因素的乐观情绪经常反映为一个较高的市盈率。如果投资者的注意力从有形资产转向诸如管理能力和公司性质这类无形资产的话,他们将倾向于购买潜在风险较高的证券。他认为购买市盈率和市净率低的股票,存在收益的安全空间,强调这个结论是基于一组股票而不是基于单只股票。他偏好的原则即是买进一组市价低于其实际价值的股票:市价为过去12个月赢余的7倍。

 

二、费雪的投资理念

费雪1931 年开办投资顾问公司。他的投资理念是重视对企业特质的了解和掌握。认为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获得超额利润:
1)对获利能力在平均潜力以上的公司投资。
2)和最有能力的管理者合作。


  
所谓企业的特质,即这些公司能以高于一般企业水准的能力使销售与利润每年是递增趋势。他并不十分强调销售上的每年持续增长,但他注意公司在数年内的整体表现,并以此判断其优劣。由于商业景气循环往复变动而影响企业的销售额与利润。因此,费雪以十年为一周期,找出那些在十年间成长高于平均水准的公司。同时,一个能获取高于平均水准之上的公司,还必须拥有经营能力高于平均水准的经营者负责经营公司,这些经营者应有强烈的责任心发展新的产品与服务,要求他们绝对正直和诚实

 

一般说来,当企业营运情况良好时,经营者会畅所欲言,而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滑坡时,经营者会很诚恳地谈他们的困难。一个获得成功的企业,经营者与全体员工之间有着融洽的工作关系,在这种企业里,员工应该几乎真正感到他们的公司有工作的良好环境。对于一个成功的经营者来说,其所在企业的经营阶层是否有团体敬业精神,是否拥有一个智囊团以及他的指挥是否灵验,这些都是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体现。

 

为减轻分析公司特质所带来的巨大工作量,他的投资组合少于10个公司,而且常常是三至四个司即占去了他股票投资的75%作为投资者必须做好一些事情,而将投资的股票投在投资者的优势圈里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他认为,短期投资又常是投资者常犯下的错误之一。投资一家杰出企业的股票并长期持有它,能使你赚大钱。选择投资对象时,他也是十分看重经营管理阶层的行为准则的。费雪对公司利润增长是不是靠增资发行股票筹借财源,以维持公司在未来持续成长的能力表示关心。他以为,仅阅读一家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以此判断是否值得投资是不够的,而真正投资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从熟悉这家公司的人员中获取第一手资料。

 
三、格雷厄姆与费雪理念的完美结合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巴菲特,早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直接师从于格雷厄姆教授。1956年以100 美元开始其投资合伙人的生涯,经过数十年经营,成为全球巨富之一,他掌管的伯克夏萨威公司投资业绩位居同行之冠。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投资家,巴菲特说, “ 我们所做的事,不超过任何人的能力范围”。他自己坦承“ 我的投资理念,85%来自格雷厄姆,15%来自费雪。”在早期的投资活动中,巴菲特对格雷厄姆的投资策略和分析虔诚之至。后来,逐渐意识到购买廉价股票的策略并不奏效

 

“ 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是平庸公司的敌人”,除非你能帮助清算这个效益很差的公司并从公司的市场价值和购买价格的差价中获利,否则你的收益将和这家业绩很差的公司一样悲惨。巴菲特坚定信奉格雷厄姆的安全空间理论,但他已经摒弃了格雷厄姆的投资分析方法。除了成为巴菲特思维框架的安全空间理论外,格雷厄姆还帮助巴菲特认识到了跟踪股市波动的愚蠢性。安全空间有助于解释股票的投资特征,股票的投机特征是人们恐惧和贪婪的结论,这些存在于大多数投资者中的情绪往往导致股票过分偏离股票的内在价值。如果能绝缘于股市的情绪旋风之外,就有机会利用那些基于感情而不基于逻辑分析的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现代投资理论把风险界定为股价的波动性。巴菲特对此的定义是:风险是受到损害或伤害的可能性,它是企业“ 内在价值风险”的一项要素,而不是股票价格行为。真正的风险是投资的税后收益是否“ 将给投资者带来至少与他开始的投资时一样的购买力,还要加上原始投资股本所能带来的利息收益”。

 

巴菲特倾心于格雷厄姆和费雪是容易理解的。格雷厄姆给了巴菲特有关投资的思考基准--安全空间,并且帮助巴菲特学会了控制情绪以便从市场波动中获利。费雪则教给了巴菲特实际可行的选股方法,使巴菲特能够判别出好的长期投资。

 

根据现代投资理论,多元化投资组合的主要好处在于降低个股的价格波动。但如果你对价格波动不感兴趣,就会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投资多元化。他认为,如果投资者提升他对企业的关注强度,并且提高他对企业经济状况的满意度,然后再购买他们的股票,事实上也应该这样做,那么,集中投资的策略反而会降低风险

 

无论是收购整个企业或是持有该企业的部分股份,巴菲特都遵守同样的权益投资策略:他寻求他所了解的,且利于长期投资的公司;该公司的管理阶层必须诚实且具备充分的才能;最重要的是价格要吸引人。他的投资只和该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有关。他坚持将注意力集中在尽可能收集他要收购之企业的相关资料,主要可分为该企业是否简单且易于了解,过去的经营状况是否稳定,长期发展的远景是否被看好

 

巴菲特非常重视管理阶层的品质,凡是收购的公司,都必须有值得赞赏和信赖的管理人员,条件当然是诚实而且干炼。主要考虑的因素:管理阶层是否理性;整个管理阶层对股东是否坦白;管理阶层是否能够对抗法人机构盲从的行为。

巴菲特用来评估经营效益和经济绩效的财务原则,不怎么重视年度的绩效,而把焦点放在每四年或每五年的平均值上。他遵循:注重权益回报而不是每股收益;计算股东收益;寻求高利润率的公司;公司每保留1美元都要确保创立1美元的市值。在市场原则方面,随着公司经历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分析师依各阶段的特性,以市场价格为比较基准,重新评估公司股票的价值,并以此决定是否买卖及持有股票。

 

总而言之,他认为理性投资具有两个要素:企业的实质价值如何;是否可以在企业的股价远低于其实质价值时买进该企业的股票。从实践来看,他所购买的吉利、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以及最近在香港买入的中国石化股票,都是基于上面的选股原则,并获得了优厚的回报。巴菲特的成功说明:市场经常是有效的。这一观察是正确的,但由此得出市场永远是有效的,就错了。因为:投资者不总是理智的;投资者对信息的分析不正确,他们总是在依赖捷径来决定股价,而不是依赖最基本的体现公司内在价值的方法;业绩衡量杠杆强调短期业绩,这使得从长远角度击败市场的可能性不复存在。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