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民生银行VS贵州茅台续三 历史数据

标签:
转载 |
分类: 个股金融 |
老股民声明:首先我想说明的是我无意贬低茅台。茅台,是我国价值投资的典范,也是最佳投资标的之一。在过去十年间获得高额收益的同时,目前茅台并不高估,依然处于价值低估区域,值得投资,也值得长期持有,在有可能让我舒服的价格下,我也想买入持有茅台。也许,时间会很快到来。我在这里所做的,仅仅是为了说明在目前市场估值离谱的情况下,持有民生不一定收益低于茅台,完全有可能高于茅台,仅为了说明过去的十多年间,投资于民生与茅台收益率的巨大差异不是企业经营的原因,而是市场偏见的结果。
结论:假如不考虑市场偏见,假如不考虑市场价格的波动,假如按投资于非上市公司的角度来说,从1997年至2012年的15年间,投资于民生的收益超过投资于茅台,但相差无几。这是我想不到的结果,也是事实。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在没有认真分析的前提下是不会相信这个事实的。
从我统计的历史净利润看,民生银行从1997年的13418万元,至今年的3810600万元,15年间累计增长28299%,年均增长45.73%、贵州茅台从1998年的14689万元,至今年的1399144万元,14年间累计增长9425%,年均增长38.47%。也就是说,在1997年的时候,这两家的业绩相差无几,但在今年就明显的有了差距。很显然,民生的经营业绩年均增长高于茅台7个百分点。
当然,且慢,民生的投资者别得意,在这个增长率里面有着民生股权融资的功劳,也就是说,在这里有着新增股东的权益,并不全部属于老股东。所以,有必要统计一下民生的历年股权融资所占的比例。
民生银行历次股权融资
民生银行2003年2月27日发行可转债40亿元,转股价10.11元,转股3.956亿股,当时总股本33.627亿股,新增股东占比10.526%。
2007年6月22日定向增发23.80亿股,价格7.63元,当时总股本120.99亿股,新增股东占比16.44%。
2009 年12 月18 日港股发行34.393亿股,当时总股本188.23亿股,新增股东占比15.45%。
2012 年3 月26 日港股配售16.509亿股,当时总股本267.147亿股,新增股东占比5.82%。
四次股权融资的新增股东占比为10.526%+16.44%+15.45%+5.82%=48.236%。呵呵,意味着目前民生的净利润里面差不多一半是新增股东,并不属于老股东权益。
注:在这里,我不懂数学,我不知道这个多次股权融资的新增股东比例应该相加还是相乘,我这里采用的是相加。假如应该相乘,那么新增股东的占比会稍许高一点,但并不影响太多。
也就是说,在民生今年的净利润3810600万里面,其中的48.236%属于新增股东,不属于老股东,我就应该剔除这部分来重新计算年均增长。在剔除了新增股东48.236%以后,属于老股东的净利润为1972519万元,15年间累计增长14601%,年均增长39.47%。计算结果显示,民生的净利润增长率依然高于茅台1个百分点。
现在的人们总是认为,银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但是,从历史的经营数据来看,我怎么就看不出来民生是个周期性行业,充其量就是个弱周期行业。见下图:
在上面的图标中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就经营业绩增长率来说,实际上茅台的波动高于民生,且都没有过负增长现象。所以,目前市场人士认定银行就是周期性行业让我耿耿于怀。当然,你可以说这是银行的最好历史时期,所以这个就不能算。那么我问一下:茅台难道就不是在同一时期吗?难道茅台就可以一如既往的高增长?当然,我们也只能让时间来证明。时间是最好的媒介。
结论:假如不考虑市场偏见,假如不考虑市场价格的波动,假如按投资于非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从1997年至2012年的15年间,投资于民生的收益超过投资于茅台,但相差无几。这是我想不到的结果,也是事实。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在没有认真分析的前提下是不会相信这个事实的。换一句话说,目前那些投资于茅台相对于民生成功而津津乐道的人,他们也许还不知道,这结果并不意味着茅台相对民生的优秀,仅仅由于市场偏见造成的结果。在我看来,只不过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已,没什么特别。
附件:历史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