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雪球访谈:东博老股民谈民生银行业务及估值 (上)

(2012-05-17 21:36:27)
标签:

转载

分类: 个股金融

 

在此前关于招商银行的访谈中,东博老股民曾表示“假如从企业文化、品牌影响力、风险控制能力、负债成本及零售业务等等角度来看,招商肯定强于民生。假如从股权结构、管理结构、管理层进取心、企业执行力及纠错能力的角度来看,民生强于招商。”

 

那么选择民生,还是选择招商?从估值上看,民生有优势,还是招行有优势?从业务增长上看,民生当前速度能否保持?从治理结构上看,民生是否具有体制优势?民生短期与长期,潜在与明显的风险分别是什么?

 

雪球再次邀请到东博老股民和大家交流有关民生银行相关话题,欢迎关注并提问。访谈时间515日(周二)21:00-22:00

延伸阅读:东博老股民谈招商银行2011年年报http://xueqiu.com/talks/item/20120245

 

东博老股民: 呵呵,因为我不是个长期投资者,在我看来,因为民生是上市公司,我可以随时随地的收回我的投资,所以在我的理念中,不存在把资产给他们打理的想法。钱还是我自己打理比较放心。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我休息去了。 谢谢大家的参与!谢谢雪球!

乌金:@东博老股民 说:和民生的管理层有面对面接触吗?感觉怎么样?把资产给他们打理心里踏实吗?

 

东博老股民: 嗯,我们就密切关注资产质量的变化吧。

求是:@东博老股民 说:当前商贷通的客户可能大多数是1000M资产身家的.贷款200M,对他们是没有什么信用风险问题.但是,随着这批优质客户被发掘完后(:3年后),将是大批没有钱/没有资产和没有信用的中下层客户.到此阶段,若运用到达90%占比的非抵押类信用放款,有足够的认识和授信方法去规避信用风险吗?大数定律中的大数,是不是大家均能从海量的统计数据中加工处理后获得?我以为这是一个相当高深的技术.若未能充分认识到非抵押贷款信用风险及大数定律的本质和规律,可能会导致许多非理性的经营行为.也就是巴老常说的:银行家们会经常周期性地做愚蠢之事.本人持有民生已6年了.当初是看中她的低PE而买入,现在是看她的商贷通而继续持有.真心祝愿她更加光彩艳丽

 

东博老股民: 哦,这个我没有,因为这个利率客户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其利率还是大大的低于村镇银行,低于小额贷款公司的。

飞刀 :@东博老股民 说:您对民生资产端的高收入,有没有宰客过渡的担忧

 

东博老股民: 对于商贷通的问题,说实话,在没有经历一轮经济低迷阶段,是很难让人有个清晰认识的,其资产质量究竟会怎么样也是个未知数。所以,我们只有密切关注。

明镜台:@东博老股民 说:老股民兄,我理解未来商贷通信用占比50%,应该就是这个城市商业合作社的兜底。否则从现在4%,很难一下升到那么多。从民生这几年的实践看,商贷通一直有各种创新,做别人不愿做、不敢做,走的是一条良性的路子。您认为我的看法对吗?

 

东博老股民: 就我看来,我觉得无抵押贷款不会风险太大,就因为商贷通的无限责任。呵呵,我都不知道所谓底层设计的具体是什么?我估计就是这个成立一万家合作社吧。说实话,我这两天就是想了解这个合作社是什么东东,可惜的是,我还是没有清晰的明白。

步步为营:@东博老股民 说:请问你是否觉得民生对有些小微客户进行无抵押贷款是不是风险太大了?另外请问您对董文标说的民生的底层设计怎么看?

 

东博老股民: 我支持巴菲特观点。因为目前的黄金是在高位,股票在相对低位。

朗朗乾坤:@东博老股民 说:问先生个较宏观的问题:刚看到罗杰斯对欧债危机将会在几年内影响全球金融,并认为目前不适合投资股票而该买黄金,巴菲特却与其观点相反,您怎么看?

 

东博老股民: 哦,假如说必须中长线持有一只银行股,就目前的价格,我还是愿意持有招商银行,就因为我喜欢招商的企业文化。相对来说,招商稳定一点,民生不确定性高一点。

中国资本市场:@东博老股民 说:请问老股民兄,综合来看,如果只想中长线持有一只银行股,民生银行是目前最优选择吗?

 

东博老股民: 在这里,我个人觉得,招商业绩增长低于民生的根本性原因是风险容忍度的降低,在一年多前,招商就已经提出提高风险容忍度,但目前还没有看到结果。在这里,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在退休以前,不想有什么事情发生。

 

招商的二次转型,并没有明显的战略或者说根本性改革策略,更多的可能是为了提高执行力吧。目前同样的还没有结果。关于企业所谓的转型,说穿了就是企业的发展将进入调整期,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

 

我个人觉得,随着招商的大力开拓小微企业业务,明年将开始进入高速增长的阶段。收起

jeditest:@东博老股民 说:招商银行前几年一直是商业银行的标杆,为什么这两年的业绩相比其它商业银行(特别是民生银行)并不显得出色,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另外,如何看待招商银行的二次转型?

 

东博老股民: 嗯,说的很不错的。但在这里很显然我们之间难以进行深度探讨这个问题,而且最后的结果也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这些问题本来都属于未知数,有偶然也有必然。谢谢你的参与!最起码可以帮助他人深入了解民生的商贷通业务。

frederick17:@东博老股民 说:1.前面您提及说民生银行没有参与衍生品所以不能类比成次贷。衍生品最初也不是用来放大风险的,而且不是衍生品不一定就不放大风险。实际上正如通过债券,现金和股票可以合成出期权一样,简单的金融产品也可以达到衍生品的效果。民生的商圈内核心企业担保起得就是类似CDS的保险作用,给核心企业的利率优惠所损失的金额可以看成购买CDS的费用,这个在经济下行时是会放大风险的。2.PEG我认为不适合银行业,毕竟银行业的杠杆系数太高,当不良贷款率上升时会极大地损耗股本。3.民生指望用大数定律来达到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当然是有可行性的,但是问题在于:a.前面所提的由于互相担保带来的经济下行时放大系统性风险;b.对小微企业的调查和审核损耗的人力成本,流水线操作效果如何我现在还没去过民生考察不了解,但以Wells Fargo为例,他们对小微的放贷是建立在强大的IT系统之上,是技术密集型而不是劳动密集型,后者由于成本关系就算成功了也不见得可以给股东带来很好的回报。谢谢回答。

 

东博老股民:随着其他银行的进入小微企业贷款,商贷通利率的上浮幅度或有可能会下降,但不会太多,就因为这是一片蓝海,目前还没到面对面竞争的份上,一般都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客户类型。所以,我无法估计民生未来的净利差最终会在什么水平,何况这本来就是个动态的指标,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民生的成本收入比,一季度特别低,未来肯定会提高,至少年末的成本收入比会高于一季度。

 

由于商贷通的派生存款比较少,在有关方面禁止贷款搭配存款的环境下尤其如此,所以就影响了商贷通的高速发展。很显然,管理层已经发现了这个瓶颈约束问题,目前的大量发展“乐收银”就属于应对策略,我估计会有所好转的。

 

一季度的不良贷款增加8个亿左右,在我看来还是偏低,未来将继续增加。我刚才说过,我对于商贷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在2%以内。

一只理性且独行的猪:@东博老股民 说:目前,股份制银行、大行、包括地方上的城商行、信用社等都开始小微企业方面的业务,我甚至看见直接以商贷通命名的,完全摘抄,那么这一块的贷款利率下降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老股民先生估计会下降到什么个水平?民生的净利差最终会在什么水平?另外,我看民生的成本收入比今年以来降幅很快,这一块是否会回归一点啊,25%我觉得有点太低了。民生的成本收入比、净资产收益率,目前就是揽存成本还是很高,老股民认为民生会通过商贷通派生业务等也改善这一块呢?另外,风控这一块民生不良率已经开始有所反弹了,我看环比增幅11%多,8个亿左右,这个我觉得还是稍微高于其他银行的,老股民先生对民生这一块未来的预期是多少呢?

 

东博老股民: 哈哈,说实话,民生的当家人,其实是和我差不多的土八路,就喜欢实在的扩大规模与股东回报,所以不会在意这些东东的。我特意百度一下:

 

RAROC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即风险调整资产收益,是由银行家信托公司(Banker Trust)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度量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风险。RAROC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RAROC的计算公式如下:   RAROC=(净收益-预期损失)/经济资本   或RAROC=(收益-经营成本-预期损失)/经济资本

 

式中,收益可以包括待利差收益和非利息收益(如业务收费等);经营成本是银行经营管理成本;不同风险类型的预期损失有不同的计量方法,但它的要素有四个方面,即违约概率(Probability of Default),违约损失率(Loss Given of Default),违约风险值(Exposure at Default)和期限(maturity);经济资本是银行所承担风险的最低需要。

 

RAROC的核心思想是:将未来可预计的风险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对当期收益进行调整,衡量经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考虑为非预期损失做出资本储备,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率,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挂钩。

Mario:

关于$民生银行(01988)$,对@东博老股民 说:相比于招商的RAROC,兴业的ROE,民生自己的业绩评价指标是什么?《民生十五章》里提到过RAROC,但是似乎还没开发出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