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雪球专访东博老股民——银行的那些事
(2012-04-13 08:39:14)
标签:
转载 |
分类: 个股金融 |
原文地址:雪球专访东博老股民——银行的那些事作者:宁缺毋滥
潜艇快乐:
对@东博老股民
说:利率市场化如果实行,对哪家上市银行的影响最小,哪家最大?
东博老股民: 嗯,现在有点时间,我打字比较慢,就从这里慢慢的开始吧。利率市场化如果实行,按我的理解,在国有银行里面应该农业银行的影响最小;在股份制银行里面,应该是招商银行的影响最小,因为相对来说个人储蓄比较稳定,所以主要就看个人储蓄的占比。对于利率市场化,目前来看,就实质性的角度来说,目前仅有个人定期存款的利率市场化还没有实施,占比大概在25%左右,其他的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处于利率市场化状态。所以说,其实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何况,真正的实行利率市场化,我个人认为在三五年以内很难实现,所以,我们也没必要太多的关注。
对@东博老股民
说:当民生、浦发等零售银行赶上来之后,招行独特的竞争力是什么?
招商银行的竞争力主要在企业文化与品牌影响力。银行业,说白了就是服务业,对于服务业来说,品牌的影响相当大,这就是招商银行的竞争力所在。
drlyf:
对@东博老股民
说:从2011年招行年报来看,其业绩还是不错的,请问这是不是说明其二次转型威力开始显现?其低负债成本的竞争力相对民生较高的定价能力,哪一个更有发展前景?当然风险好像低负债成本的招行更好一些,综合来看,未来包括利率市场化后民生和招商哪一个更有发展前景?
流水白菜: 转型,其实就是站在哪里?从哪里来,要去哪里?招行从一次转型的光环而来,二次转型是2.0B还是3.0?;其次,如果招行2.0B,其他股份银行进入3.0或者也2.0B这意味着什么?我认为未来银行ROE14是不错的预期。高速发展只有少数银行有这种可能。
东博老股民: 招商银行的二次转型,我个人觉得,她的目标是成为低资本消耗的效益银行。至于说二次转型的威力显示问题,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出现的,这是个渐进的过程,是个慢慢来的结果,不太可能出现突飞猛进的变化。何况招商银行也不小了,效益的提高不会马上见效。对于企业的转型问题,说白了就是企业需要调整,包括管理模式、管理体制的调整,包括经营模式、经营方向的调整,这都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企业转型,说白了就是企业将进入调整期,其目的是为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
巴查磊_ds1:
对@东博老股民
说:请问招行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东博老股民: 目前来看,招商银行似乎没什么特别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就算是内在有什么问题,也会淹没在高速增长之中。如果说招商银行有什么潜在的问题,那么就是那个当家人的更迭问题,董事长已换人,马蔚华明年退休。很多企业当家人更迭以后会出现问题,比如说目前钢铁行业的鞍钢股份就是个例子。不过,我还是相信招商银行可以做到平稳过渡,不太可能会出现突变情况。
对@东博老股民
呵呵,这是个题外话。目前来说,小微企业的业务属于一片蓝海,还没到需要竞争的份上,彼此跑马圈地吧。再说了,目前的所谓开放银行业试点,无非就是多增加一点村镇银行而已,而且彼此服务的企业规模还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有着各自的细分市场,利率的定价也有着不同的层次。所以,说冲击似乎有点过了。
忍者猪:
对@东博老股民
说:招行具有业务相对优势,民生具有估值相对优势,您怎么看?
嗯,你说的没错,两家都有优势。目前这两家银行彼此的市场估值是合理的,招商的品牌影响力适当的有所溢价是合理的。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市场参与者,完全可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选择自己所喜欢的。
死帥:
对@东博老股民
说:银行间的竞争主要在哪方面?招行的优点有那些,缺点有那些?银行股应该怎么估值?
东博老股民: 目前来说,银行之间的竞争,主要在于存款的竞争,在存贷比指标管理的环境下,你有了存款才能贷款出去收获利差,有了存款才能做资金业务。招商银行的优点,主要在企业文化与品牌影响力,当然还有活期存款占比比较高,相对存款利率比较低,招商银行的服务比较人性化,比如说这个“招商银行,因您而变”的广告词就比较吸引人。缺点嘛,最大的缺点就是老是想股权融资,让我们掏钱来支持她的扩张行为。你就不能在市场牛市的时候去股权融资嘛,那时候就不会有人来说你了。至于说银行股的估值问题,对于我来说,非常简单,唯一的估值模式或者说模型就是市盈率一个指标。因为对于我的理解来说,不管你是什么估值模型,最终的结果就是“九九归一”都离不开本益比(市盈率)这个指标。
潜龙在渊:
对@东博老股民
说:老股民不是喜欢民生吗?为啥谈的是招行的年报?另外富国银行95%的业务在美国国内,对招行的国际化老股民怎么看呢?对招行付出320亿收购永隆做何评价?
东博老股民: 哈哈,招商银行我也喜欢哦,只不过是我还没有买进而已,在等待着适当的价格而已。就近阶段来说,我不看好国际化,但支持他们进行布局。君不见外国的银行家都想来我国发展,就因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相对来说,银行业的高速发展是当然的。当然,对于一个想做大做强的银行家来说,不管什么时候想进行国际化扩张,都是需要的,也是必须的。对于招商银行收购永隆,包括民生银行收购联合银行,我当时的评价是:民生银行当家人大脑发热,招商银行当家人发高烧。呵呵,都有问题。
对@东博老股民
说:请教老股民,招行的护城河还在吗?还宽吗?
假如实事求是的说,目前的银行业整体还是属于同质化的阶段,还没有一家银行出现明显的护城河。我曾经说过,不管是什么业务,只要工商银行想进入竞争,那么目前的上市银行都很难存在招架之力。
曙光:
对@东博老股民
说:老先生,我认为招行的综合竞争力应该比民生强,只不过其价格相当于估值比民生高了不少,所以,现在我更看好民生。不知您怎么认为的?
东博老股民: 也许是我持有民生而导致“屁股指挥大脑”的原因,我并没有认为综合性竞争力招商高于民生。假如从企业文化、品牌影响力、风险控制能力、负债成本及零售业务等等角度来看,招商肯定强于民生。假如从股权结构、管理结构、管理层进取心、企业执行力及纠错能力的角度来看,民生强于招商。所以,我个人觉得还是彼此彼此比较合理。
drlyf:
对@东博老股民
说:老股民先生,怎样看待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利率市场化后的两三年内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的盈利下滑的概率有多大?股份制银行走出利率市场化的负面影响的时间大约是几年?三五年还是更长?
东博老股民: 利率市场化,按照成熟市场实行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业的反应,在两三年以内,业绩下降的可能性相当大,至于说究竟能有多大的下降幅度,这个我说不好。由于我国的国有银行占主导地位,所以这个业绩下降的幅度取决于国有银行的取舍。至于说影响的时间,我相信国人的智慧,我个人估计两三年就够了,毕竟大家都知道,进行恶性竞争谁也得不到好处。
对@东博老股民
说:现在买入银行时机是不是过晚?银行估值这么低 为什么平安之类的保险基金不增持到10大股东呢
目前银行股的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处于绝对低估状态,现在买入无论如何也不算太晚的。至于说保险、基金不增持到10大股东的问题,是因为他们怕继续下跌。我相信,只要银行股启动,保险、基金会出现在10大股东里面的。
对@东博老股民
说:您的观点是认为利率市场化后的几年内利差是升呢还是降呢?另外,您认为整体银行业的高增长期什么时候结束?将来会回归到什么样的水平呢?
利率市场化以后,借鉴发达国家银行业的过程看,利差下降的可能性多一点。至于说高速增长的期限问题,这个需要你怎么看这个高速增长的问题,假如说30%以上的高速增长,那么也许今年就是最后一年了。假如说15%-20%之间的高速增长,那么估计还有20年没问题。
对@东博老股民
说:一会可能忙别的事,先把问题问了。 1.招商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只增长17%,民生兴业都翻倍,差距咋那么大?
2.招商的小微贷款和民生的在目标客户、审批流程、资格审查上有什么区别? 3.招商的私人银行和中信的差距在哪里?
4.信用卡单卡运营成本大概多少?单纯计算信用卡业务的RAROC...展开
对@东博老股民
说:一会可能忙别的事,先把问题问了。 1.招商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只增长17%,民生兴业都翻倍,差距咋那么大?
2.招商的小微贷款和民生的在目标客户、审批流程、资格审查上有什么区别? 3.招商的私人银行和中信的差距在哪里?
4.信用卡单卡运营成本大概多少?单纯计算信用卡业务的RAROC很低,这项业务的价值何在?
东博老股民
首先我得向你表示抱歉,因为我个人喜欢毛估估,而且我也不太懂财务,所以不太喜欢去研究细分数据,也就是只喜欢从大数上看未来的业绩有多大的增长率,也就是喜欢毛估估。
1,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清楚,我个人估计银行卡手续费增长差距的产生是在收费与免费之间取舍的问题导致。2,相对来说,对于目标客户、资格审查方面,招商银行要严格一点,民生会适当宽松一点。还有在贷款出现问题以后的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比如说招商的信贷员出现贷款问题,几乎是终身制的追究责任人;民生就不会,假如这个信贷员有不错的贡献,就算是出现部分不良贷款,依然可以给你奖金。在审批流程方面,两家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民生银行的审批权在总行,总行采取批量审批给分行,然后批量分配给支行,由支行自行执行。招商的审批权直接在分行,与总行没关系。当然,这是我个人根据相关报道得出的感觉,不一定正确。3,说实话,我还真没有认真的研究过这个东东,何况中信银行我并不熟悉,所以这个问题我就说不好的。4,哈哈,这个问题我更无法回答,不好意思哦。
1,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清楚,我个人估计银行卡手续费增长差距的产生是在收费与免费之间取舍的问题导致。2,相对来说,对于目标客户、资格审查方面,招商银行要严格一点,民生会适当宽松一点。还有在贷款出现问题以后的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比如说招商的信贷员出现贷款问题,几乎是终身制的追究责任人;民生就不会,假如这个信贷员有不错的贡献,就算是出现部分不良贷款,依然可以给你奖金。在审批流程方面,两家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民生银行的审批权在总行,总行采取批量审批给分行,然后批量分配给支行,由支行自行执行。招商的审批权直接在分行,与总行没关系。当然,这是我个人根据相关报道得出的感觉,不一定正确。3,说实话,我还真没有认真的研究过这个东东,何况中信银行我并不熟悉,所以这个问题我就说不好的。4,哈哈,这个问题我更无法回答,不好意思哦。
对@东博老股民
说:先生我是从09年就跟随你的一位忠实粉丝,目前75%都在民生银行上,从成熟市场上来看市场的愚蠢行为往往在1到2年都能纠正过来,而A股已经有3年多了还在1到2PB之间,我想请问从金融危机以来有哪些因素影响到银行股的价值回归?从未来这样一个新的国际环境下多少PB算高估可获利了解!
东博老股民: 是的,目前银行股的市场低估状态相当严重,延续的时间也超过了我的预期。至于说是什么原因而导致的,我想,最主要在于两点,一是美国金融危机以后,人们对于银行股的恐慌。二是因为银行股盘子比较大,市场存量资金不足于推高银行股价格。当牛市来临时,市场会有充足的资金进入,届时银行股的价格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我无法判断会到什么价格。到时候我们觉得差不多了就落袋为安就是了
饮者:
对@东博老股民
说:马蔚华说,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将使银行存贷款利差急剧收窄。美国1981年至1985年存贷款平均利差为2.17%,而在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的1986年至1990年则降为1.63%。请教如果中国也利率市场化,在竞争到国有大行接近亏损极限的时候,招商民生利润将会是何种情况。
呵呵,我个人认为,按照目前的情况,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在不考虑不良贷款的情况下,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能接受的亏损临界点都差不多的。
阿董大侠:
对@东博老股民
说:1、招生银行的吸储成本最低,这点护城河足够宽吗?2、若坏账和系统性风险来临,谁更能生存?3、民生的业务结构有哪些优势,高利差能继续吗?
1,这点护城河不够宽。2,若坏账和系统性风险来临,大家都差不多,最起码我无法判断谁更能生存的问题。3,民生的业务结构目前就是将大力进入商贷通的优势,我个人认为,高利差能继续,因为缺乏竞争嘛。。
对@东博老股民
说:请教老股民,不良贷款率不断下降,拨备却不断增加,对这个问题如何看?
不良贷款率不断下降是不能持续的,应该说第四季度已经出现了拐点。
对@东博老股民
说:今天招商银行打电话给我,问信用卡还款愿不愿分期还款,?他们都想赚这个钱了..以前广发银行经常打电话的.招商是第一次,民生会主动打这个主意?
阿董大侠:
对@东博老股民
说:招行的二次转型,给招行带来了什么?
哦,还没有带来什么,或者说还没有明显的效果。
对@东博老股民
说:刚才博主说在等待着适当的价格买招商银行,我想请问在你心里招行在什么价格你会买,去年国庆期间招行港股跌倒9块港币作用
不知道博主是否看到这样的机会买入港股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