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可卿托梦说开去
(2012-02-04 12:46:35)
标签:
杂谈 |
分类: 驴游社会历史 |
凡事要做到超前一步,立足于现在而着眼于未来的长远打算,它的别名叫做“有备无患”或“居安思危”。我们现在 纵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喜事,莫忘否极泰来、盛筵必散的危局。
《红楼梦》一书的众多女性之中,宁国府贾蓉之妻秦可卿可以说是乱世中的一位智者、混沌世界里的一个明白人,她虽早早离开了贾府这个花柳繁荣地、温柔富贵乡,但临去世前托给王熙凤的梦却发人深省。
且说王熙凤正在似睡非睡之际,恍惚见秦可卿从外面进来,含笑道:
“婶娘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娘,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娘,别人未必中用。”
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堆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有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己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胸中不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婶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所能常保;但如今能于荣时筹划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以长远保全了。即如今日诸事俱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永保无患。”
凤姐便问道:“什么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赶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例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也没有典卖诸弊。便是有罪,己物可以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若不早为后虑,只恐后悔无益了!”(1.置田置房,子孙有饭吃、有房住、有学上。不就是我们今天买房收租金,买股票拿股息,实现财务自由.2.纵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喜事,莫忘居安思危、盛筵必散的危险)
秦可卿这个穿锦带玉、饮甘餍肥、从不知匮乏为何滋味的人,能于荣时想到筹划将来衰时的家业,真是难能可贵。我们有些学生可就不同了,物质上虽然不能与荣府相比,但也吃穿不愁,可就是缺少秦可卿那种凡事超前一步的思想。正值青春年华,却不知为将来的事业打下基础,学习松松垮垮不求上进,看书如蜻蜓点水一般,点到为止,临近考试了还照玩不误,从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如此这般,一旦走上社会,经商没本事,做工没技能,人人嘲讽,个个厌弃,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有备无患”这句成语,就是告诉我们,凡事要做好充足准备,以免因准备不足而产生后患。有句俗语,“饱带干粮暖带衣”,(居安思危)就是劝你,出远门,尽管吃的很饱也要多带干粮,尽管天气很暖也要多带些衣服,其中就寓意着“有备无患”的道理。
所以说,凡事要超前一步。今天,你上有父母依靠,下有兄弟姐妹帮助,吃穿不愁,无忧无虑。要想想父母百年之后,你是否还能如此“潇洒”?今天,你坐在教室里混天混日,要想想明天走上社会混不下去怎么办?今天,你风华正茂,精力旺盛,要想想鬓白之时、眼花之日……一句话,多想想明天后天,可别应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