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的核心,同样是围绕着公司“定价权”这个根本问题展开。
资产项下重点关注的科目
a.1、现金
通常来说,财务造假粉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相对容易,因为这只涉及会计处理的问题;而伪造现金流量表难度要大大增加,毕竟,银行的现金收支是没有那么好伪造的。当然,有些企业通过关联公司虚增收入、资金腾挪、年末存钱年初取等也能实现现金流的造假,但这风险很大,时间一长很容易被人识破。
a.2、存货
存货是衡量企业产销情况的一个先行指标,经济学家经常利用社会整体库存的增减来预测宏观经济的复苏、发展与衰退。一般来说,营业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即存货周转率越大,存货占用资金的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票据/帐款的速度越快,企业盈利能力也会更高。另外,存货的增长应该和营业收入的增长相匹配,完全不匹配的存货暴增只能理解为企业产品可能发生滞销,未来经营存在隐忧。
b、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形成的,对采购商或者终端消费者的债权。一般来说,企业销售商品,不是收到现金,就是收到应收票据或应收账款。现金自然是最好的,短期商业票据满足条件要无条件支付,还可以提前贴现,次佳。应收账款则是基于对方信用形成的债权,或多或少都有收不回款形成坏账的可能。
拥有下游定价权的强势企业应收账款一般都很少,而对下游掌控能力弱的企业应收账款则较多。应收账款若能按时收回对企业经营影响不大,而无法收回则形成坏账直接扣减利润。对于那些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过大、账龄过长的企业,经营现金流肯定不理想,我们要保持警惕。
c、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从上游采购商品和劳务时预先支付的款项,包括预付货款和定金等。预付账款是企业的一项资产,但这种资产太多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一家现金管理出色的公司,不会傻到东西没到手老是迫不及待赶紧付钱的。老是先付钱只有一个原因,上游供应商太强势。而且,这种强势往往不止体现在占用企业资金上,很可能还会在商品价格上很苛刻。面对苛刻的采购价格,企业想控制营业成本提高毛利就没那么容易了。
d、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运输工具等资产。固定资产太高的企业,折旧费通常不会小,这不仅会侵蚀企业当期利润,很可能还意味着企业未来利润不小的一部分必须用来继续资本性的投入,以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衡量一家企业的价值是其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很显然,那部分资本性投入的利润被排除在自由现金流之外。所以,对于这类企业的估值,仅用当期利润来计算是否低估是不客观的。
重资产型(即固定资产占比极高)的企业通常和周期性联系在一起,而其股价则通常和净资产联系在一起。有些投资者把这种现象理解为低估,很遗憾,这是标准的“价值陷阱”。在全球的资本市场上,我们经常看到钢铁股的股价在每股净资产的位置徘徊。为什么呢?看看我们的宝钢股份就清楚了。宝钢固定资产1160亿,股东权益1058亿。股东手上值钱的东西,居然全是些破烂厂房和过时老化的机器等贬值资产。
笔者认为,一家优秀公司的存货增长率不应超过营业收入增长率的1.2倍;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应低于10%,一年以内应收账款比重应高于95%;预付账款越少越好;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占毛利润的比重应低于10%。资本性支出占近三年平均净利润的比重应低于25%。
4、负债项下重点关注的科目
a、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
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还款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种借款叫短期借款。还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叫长期借款。在中国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借钱的都是“大爷”。很可惜,在银行面前,企业做不成“大爷”。企业赖账,银行可以冻结资产;企业还不上钱,银行可以让你破产。
借款太多的企业,不仅财务费用高企,经营风险也会增加。尤其是短期借款,必须有速动资产(最好是货币资金)和企业当期经营净现金流的保证,否则企业经营将面临很大的隐患。
b、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赊购原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等而发生的债务。应收账款虽然是债务,但却能很好的体现生产型企业对上游产品采购或商业流通型企业对渠道的掌控能力。应付账款越多的企业,对上游的定价能力越强,占用上游企业的资金也越多,这不仅可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还能节省利息冲抵财务费用,增加当期利润。
c、预收账款
预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未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时预先收到的款项。凭什么别的企业没拿到产品就必须预先支付大笔的现金呢?一个很好的解释就是,这种产品太畅销了,市场供不应求,如果不预先支付大笔现金,别的企业几乎很难拿到货。而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可以占用采购商或者经销商大笔现金,而且通常都拥有产品的定价权,可以自由提价,不赚钱都不行。这类企业一般经营稳定、现金流充沛,估值超出市场平均水平。
笔者认为,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长短期借款越少越好,而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则越多越好。
财务分析需要有一定的财务基础和阅读分析的经验,不深奥但是较繁杂,需要投资者耐心、细致的工作。以上是笔者阅读财报时比较关心的方面,具体到某个企业时仍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上市不满一年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因为募资原因会大幅下降,我们需要考察其过去的盈利能力和募投项目的盈利前景;如某些企业的其他应收款占比很高,我们就需要查看其到底高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如某些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长期投资特别多,我们同样需要查看这些资产到底值不值钱,有无贬值风险,企业是否有不务正业的嫌疑;再如存货的增减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能简单类比,某些企业的存货可以随着时间增值,而某些企业的存货只能贬值甚至一文不值等等。
如果您未接触过财务分析,或者财务分析的基础很薄弱,此文无疑会对您有一定帮助,建议多次阅读,细细领会。
(文 语风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