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须问底(编辑)
(2011-12-21 08:36: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他人股票理论 |
股市是最需要信心的地方,因为股价大多是溢价于帐面价值交易的,这个溢价部分主要来自于大众心理,而不是所谓价值,因为没有什么股票会把价值用真金白银折算出来摊开来任人挑选。
只有等这一部分傻钱耗光了,新股无人认购,各个利益团体无蛋糕可分,圈钱这个核心利益无法进行,国家才会真正出手救市的。
猪已经宰下去了,是不能当作活猪再卖了,那就只能把血放光,才能把半死的猪转换成猪肉产品,使其具备流通价值。
而还呆在市场里热衷于打新、炒新的,目前尚处于死猪不怕开水烫的阶段,那就等着血被榨干的那一天吧。
因为大盘真实底部在形成前与形成后都无人能够辨识,只有涨了大半年,涨了一大段后,大家才能在已经转好的各种心态下确认那是一个底部,但股价却早已变得不像现在这样便宜。
具体而言,就在于将资金合理分配到两个层面。通常来说,即便是极优秀的企业,其价格会出现以下两个阶段:
1、以合理的价格买优秀的企业;
2、没有超低的价格就没有超额的利润;(优秀的企业有时也会出现这种超低的价格)
在第一步上,对于优秀的企业,不能过于贪心地等待市场把价格打得过低,因为想要投优秀企业的各路资金很多,大家都在盯着,有的甚至已经盯了好几年,出现合理价格时,有不少资金会冒着套牢的风险也要进去抄底的,进入的越多,就越可能提前形成底部。优秀的企业很少,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买入的机会更少,这时候,我们就应该买入部分,防止出现错失的风险。
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市场有时会把优秀企业打到跟一般企业一样的超低价格,为了防止资金的短期损失,那种押宝式的一票买卖是不可行的,一旦全部资金以合理的价格押在优秀企业上,我们并不能确保我们没有犯主观错误,也即误判优秀企业与合理价格。
格雷厄姆:“经过所有的证券投资的变迁和灾难,虽然它们像地震一样是不可预测的,但留给我们的信条是:正确的投资原则一般产生正确的结果。
我们必须按照它们将还是如此的假设去做。
小小辛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