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公司研究--苏宁的增长性在哪里

(2011-11-26 19:43:23)
标签:

转载

分类: 个股其他
评:直营店需要建店成本,人员工资,房租,运输配送费用,好处是挣零售价。交给卖场卖,不需要以上费用,但价格是出厂价。
如果卖得火爆,当然直营合适,如果卖不出量,或者遇到经济不景气,这些都是固定费用呀,不光不省钱,还要赔钱。
直营另一个麻烦是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和资源,驴子不会自己干活,什么都需要钱才会动。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倒退,如果厂家都自己销售,那代理商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专业的代理商成本比厂家要低,销售效果比厂家要好。
格力和国美苏宁闹矛盾,10年空调销量第一的位置让给了美的,这就是代价。
我的观点,当厂家的销售能力比专业代理商强时,为什么只卖海尔或者格力自家的商品呢?为什么不挤垮国美苏宁?
一谈起苏宁,大多数人会说,850亿总市值、1300多家店面,苏宁还有什么增长性?
沃尔马2010年全球总营业额4050亿美元,苏宁2010营业额755亿人民币,不到120亿美元,空间是巨大的。
有人一定会说,苏宁不是沃尔马。
此话很对,现在的苏宁和沃尔马没有可比性,但苏宁正在一步步追赶沃尔马。
能不能成为沃尔马,不是空间够不够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这种能力的问题。

我认为苏宁的增长性在于以下几点:
1.通货膨胀。
比如苏宁去年卖了1000台空调,今年还是1000台空调,但由于通货膨胀,每台空调比去年贵了10%,
那么苏宁并没有多卖东西,但是营业额是不是增长了10%呢?

2.实体电器连锁市场份额提升。
2010年1300多家店铺,2011年苏宁计划开店200多家,那么在原有店铺业绩没有大幅下滑的情况下,
这多开的200多家店铺,算不算增长呢?以后进军三四线城市呢?

3.同店质量提升。
在一二线城市开设ELITE精品店、地区旗舰店,重新装修或者搬迁部分店铺等不同形式的细分和优化店铺,提升原有店面价值,这也是一种增长。另外,通过物流建设、信息化建设、购买而不是租用店铺,来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分摊到单店也是同店质量的一种提升)。
[转载]公司研究--苏宁的增长性在哪里

4.电子商务。
苏宁易购抢占B2C市场的份额,不光做电器,家居、百货、食品、运动、图书也做,在B2C新蛋糕里面分一杯羹。(苏宁易购2010年底才开始做广告,目前已经抢占了2.2%的市场份额,目标是20%市场份额,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公司研究--苏宁的增长性在哪里
苏宁易购的对手是马云的淘宝,刘强东的京东,黄光裕的库巴,沃尔马的1号店。(后2者比苏宁易购来得还晚)
另外,易迅在上海地区也很强力,有腾讯的强力支持,实力也不容小视,目前进军深圳市场。

5.多品牌战略。
2009年底收购香港镭射电器连锁,用镭射的品牌在香港经营连锁电器。(SUNING蘇寧鐳射
[转载]公司研究--苏宁的增长性在哪里
2009年6月收购日本laox,利用laox品牌,在中国市场开设“乐购仕”生活广场,计划5年内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开150家店铺,抢占国内家居、百货市场。(国内市场真的很肥沃)
[转载]公司研究--苏宁的增长性在哪里
未来1-2年,国内一二线城市的朋友会看到并光顾这样的laox购物广场。
[转载]公司研究--苏宁的增长性在哪里
如果价格和时机合适,苏宁会收购更多的品牌,多品牌战略是很有好处的。
比如宝洁公司旗下品牌:
洗发护发用品 :飘柔,海飞丝,潘婷,伊卡潞,沙宣和润妍洗发护发系列。
护肤美容用品 :玉兰油护肤系列、SK-II。
个人清洁用品 :舒服佳,玉兰油,激爽。
口腔护理用品 :佳洁士牙膏、佳洁士牙刷。
妇女保健用品 :护舒宝卫生巾,丹碧丝卫生棉条。
婴儿护理用品 :帮宝适纸尿片。
家居护理用品 :碧浪、汰渍洗衣粉,速易洁,纺必适。
食品、饮料 :品客薯片。
纸巾类用品 :得宝纸巾。
无论你买什么,都是宝洁公司挣钱,明白多品牌的好处了吧。
比如以后进军泰国市场,用泰国本地的品牌我想应该会比“苏宁”这个品牌效果要好吧。
比如以后的B2C市场,我想“苏宁易购”一个品牌是远远不够的吧。

6.国际化道路。
收购香港镭射电器连锁,收购日本laox,在香港和日本学习如何国际化经营,为以后进军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奠定基础。这部分业绩在2015年以前对公司业绩的提升基本忽略不计,但已经走出了战略性的一步。
目前国内市场跑马圈地还没完成,“乐购仕”至少得5年才能圈完一二线城市吧,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相比,难度是完全不同的,看看联想、海尔在欧美市场被打得鼻青脸肿就明白了,张近东很聪明,以苏宁现在的实力,国际市场可以去试水学习,但重心不在那里,苏宁5年后目标是进军东南亚市场而不是欧美市场。(海尔留洋失败是因为不正视自己的实力盲目进军北美市场,华为成功了是因为发现了非洲、中东、东南亚等第三世界的挣钱机会,就像苏宁,收购了日本laox,在中国开150个laox购物广场,市场空间和预期收益巨大,而难度和成本是远远低于在日本开150个laox购物广场的,这就是智慧问题了)

苏宁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实体电器连锁企业了,开始进军网络市场,在实体和网络平台上渗入百货零售业,同时开展多品牌战略深耕国内市场,并对国际市场虎视眈眈。
未来苏宁怎么样?苏宁如何面对竞争?苏宁如何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我想这些问题留给张近东来处理,比我们自己胡乱猜测要靠谱得多。
作为苏宁的小股东,我只能说按照我的标准,张近东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说到竞争,有人说格力、海尔自己建立销售网络,卖自己的货,对苏宁冲击很大。
(我理解这属于目光短浅,真有这本事,为什么只卖自己的货,为什么不开个比苏宁更强大的“苏宁”?
联想90年代已经摸索过这条路了,并回到了1、2级代理商模式,无论规模还是管理,联想还是远远强于格力海尔的。国际上强大如hp、intel的巨头,也是采用代理商模式,而没有自建渠道,为什么呢?)
有人说京东商城未来会在网络市场一统江湖,苏宁易购根本不行。
(京东能做到的事,苏宁都可以做到,甚至做得更好;而京东欠缺的东西,苏宁却具备,凭什么竞争。
京东刘强东的能力勿容置疑,可惜面对张近东、黄光裕、马云、马化腾,以及沃尔马的1号店时,很难胜出)
我引用张近东的话,“如果你能够做得比苏宁好,我把苏宁白送给你”。
强者生存,适者生存,你真能做到那么好,苏宁这个名字早就不存在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