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
(2011-10-29 10:54:35)
标签:
财经巴菲特护城河复合增长率股东权益报酬率杂谈 |
分类: 个股金融 |
网友:
银行不属于“高投入”,也不属于“高能耗”。但它与地产业一样是天然“高负债”行业。虽然它在世界上有诸如“永远的朝阳行业”、“万业之母”等响亮的名号,在中国又属于垄断型行业,但“高负债”的宿命是“高风险”,也意味着资本金总是不足,贷款规模一大,就要向股东圈钱。可别小看了配股集资,你的很多分红很多回报又被它变相拿回去了。从成长性来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牛股是有一些,但并不是最好的投资品种。它和大多数地产公司一样,看起来很美,实际股东赚的并不多。长期数据是有力地说明。
花都巴菲特:
不用向股东再融资,仅靠自身经营就能产生足够的自由现金流,并且能购保持不断成长,扣除分红因素影响后股东权益回报率能保持15%以上的企业是最理想的标的。但如果不能用理想的价格买入,回报率就会大打折扣。两者不是独立的,而太多人太注重前者而太轻视后者。可口可乐就是最好的案例。查理和巴菲特几十年前就留意箭牌口香糖了,但他们的买入却是在两年前。
我对集资配股不反感,只要再融资后我的新增资本可以得到理想的资本回报率,没什么不好,如果新的融资不能带理想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反而只是消耗资本,如京东方,那么融资就是件坏事,反则相反。
看到融资就是不好,那是种偏见,核心在于再融资的股东权益回报率和能否增强企业的内在价值、护城河。
对于你说的长期数据有力的说明地产和银行长期股东赚得不多,我也想看看数据,可否提供?
我看到的是1991年到2011年,20年,万科复权价增长了62倍,而91年当时的市盈率大概30倍(市盈率没具体看,有偏差),而现在只是不到15倍。年复合增长率23%,有几个公司可以长期提供这样的复合增长率?
前一篇:逆向,需逆对了方向
后一篇:[转载]中国医药股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