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逆风飞扬zgjsszluxuan
逆风飞扬zgjsszluxua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314
  • 关注人气:9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赚的是知识,没人能夺走

(2011-10-01 13:41:34)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财富可多可少,可赚可亏。

知识一旦被你掌握了,可永远都是你的了,没人能夺走。

每天学习,充实自己,

长期看,财富一定会和你的知识相称,即称重机。

国庆也不例外,学习很快乐,因为这也是赚。

 

附:

 1万小时定律     陈理

做好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学而时习之”,经过持续的学习和练习,没有捷径可走。

就像巴菲特询问周安仔在棒球场上如何完成这完美一击的,安仔的回答是:“不停地练习,直到掌握方法为止。”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平,他的练习时间就必须超过10000小时——任何行业都不例外。无论是作曲家、篮球运动员、钢琴演奏家,还是作案屡屡得手的惯犯,都符合这个“1万小时定律”。1万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3个小时,或者每周练习20个小时,总共持续10年。这和中国的一句老话——“十年磨一剑”完全吻合。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故事也印证了“1万小时定律”。比尔·盖茨在大学二年级从哈佛大学退学并决定创立自己的软件公司之前,就因为种种机遇和自己的努力,长期得到免费用电脑的机会,已经无间断地编写了七年的程序,积累的时间远远超过了1万小时。在上个世纪,拥有和盖茨类似经历的人非常罕见,难怪他说:“假如在世界上能找出50个都能把我惊倒。”

而另一位世界首富、当代最伟大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的成长历程和长盛不衰,不仅印证了“1万小时定律”,而且揭示了另一个重要论断:要保持世界级的水准,成为常胜将军,必须成为一台“持续学习的机器”。

“我是7岁开始的,之前的时间都浪费掉了。”巴菲特说。他7岁开始对股票感兴趣,8岁开始阅读父亲关于股票的藏书,10岁时当地图书馆有关股票的书籍已经读完,11岁开始买第一只股票,19岁通过阅读格雷厄姆的《聪明投资者》找到了正确的投资方向,20岁时就读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拜格雷厄姆为师。25 岁创立合伙企业时,他已经研究股票投资18年,实际投资股票的经验15年,远远超过1万小时,已经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准。而且在随后漫长的投资生涯中,他一直不断学习进化,65岁以后投资技艺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经历数次金融危机的考验而屹立不倒。

正如巴菲特搭档查理·芒格所说的:巴菲特的成功是多因素合力的结果。但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持续学习的结果。芒格说,“沃伦是世界上最佳的持续学习机器。乌龟最终战胜兔子是持续努力的结果,一旦你停止了学习,整个世界将从你身旁呼啸而过。”

据芒格的观察,巴菲特在醒着的时候,一半的时间在阅读,另一半的时间在打电话或者见面,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

巴菲特本人则强调说:“每晚睡觉的时候都要比起床时更聪明!”有一次,他还对《滚雪球》的作者艾丽丝·施罗德这样说:“‘强度’是卓越的代价。要变富,要成为行业里面的第一名,必须持续专注才能完成。”

由此可见,成功路径的答案是明显的:要达到世界级的水准,必须达到1万小时的训练标准;而要维持世界级的水准,成为常胜将军,就要像巴菲特一样,成为一台持续学习的机器,活到老,学到老,而且要持续专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