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未来银行业资本缺口究竟有多少?
(2011-09-19 22:08:25)
标签:
转载 |
分类: 他人股票理论 |
目前银行股低迷是不争的事实,市场估值特别低,其内在、外在的原因很多,其中的一条就是赚钱不少,资本缺口大,现金分红很少,经常需要融资。
(说句题外话:实际上国有银行的现金分红是相当高的,分红比较少的是股份制银行。以工商银行为例,去年的现金分红是每股0.184元,目前的股价为4.18元,其现金回报率达到了4.40%;预计2011年现金分红大概在0.24元左右,现金回报率将达到5.74%左右;大幅超过存款利率,也超过市场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也超过贵州茅台的现金回报率。所以,人们认为银行股现金分红很少的观点,实在是个不了解情况的结果。)
也就是说,在大多数人们包括某些专业人士眼里,投资银行股,投资回报不多,还经常问我要钱,岂有此理?!。有人说在未来的三年,银行股需要融资4000亿元,更有人说需要在市场融资1.30万亿。甚至有人抛出“银行股业绩增长越高融资缺口越大”雷人的观点。如此,谁还愿意投资银行股!所以,有必要说说这个问题,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
实事求是的说,从近两年银行股来看,融资确实比较频繁,此起彼伏的融资,让人们不胜其烦,导致人们怀疑,银行业究竟是怎么啦?怎么会如此没完没了的融资。
但是,就算如此,假如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银行股融资,那么结论也是不一样的。据有关方面统计,银行股市场融资占整个市场融资的10%左右。我们要知道,我们的16家银行股,其上半年创造的净利润占整个市场的46.49%。也就是说,银行股市场融资占比10%,但创造的效益占比是46%,你说银行股融资多不多呢?不多也!假如我们的上市公司都能像银行这样贡献效益有多好啊。
实际上,银行股近两年频繁融资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监管要求的提高。由于美国发生了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有关方面觉得有必要对银行进行慎谨监管,提高银行业抗风险能力,便于稳定经济运行。所以,就有了从巴塞尔协议到巴塞尔协议2版,最终定格在巴塞尔协议3版本。简单的说,就是我们以前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是4%,提高至目前的系统性重要银行8.5%,股份制银行的7.5%。也就是说,在这两年,我们的银行需要提高整整一倍的资本充足率。另外还要加上原本不计入风险资产的表外业务,比如说我们的信用卡有10万元的信用额度,以前是你在透支以后计入风险资产,有多少算多少,现在是需要把这个额度全额计入风险资产;比如说还需要计入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的表外业务;比如说还需要计入市场交易风险权重。再加上09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幅提高的新增贷款,更加大了银行对资本的需求。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几乎是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额外增加150%的资本,导致银行自身的积累无法满足提高的监管要求,所以就只能在市场融资补充资本金。这就是这两年我们的银行股频繁融资的深层次原因,是有关方面监管要求提高的结果,不是银行业自身缺钱或者说圈钱的表现。
目前来说,通过两年的频繁融资,基本已达标。也就是说,以上的资本缺口因素已基本满足,未来银行业大规模市场融资的因素将不复存在,将进入常态融资需求。
好了,现在就言归正传吧。对于未来银行股资本的缺口究竟有多少的问题,需要从头说起。限于篇幅,我就尽可能的简单说一下吧。
什么是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就是银行资本相对于银行风险资产的占比。具体公式为:资本充足率=银行资本/银行风险资产。核心资本充足率=银行核心资本/银行风险资产。
银行的资本基本上有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净资产,二是坏帐拔备,三是银行对外发行的次级债及混合金融债与可转债融资等等。其中银行的净资产基本上等于银行的核心资本,银行需要在市场股权融资的就属于这一块,补充的是核心资本。其他的属于附属资本。银行发行次级债与混合债补充资本属于对外的负债,补充的是附属资本;也就类似于生产企业向银行贷款,补充运营资金,这个与银行在市场的股权融资没任何关系。比如说生产企业(上市公司)向市场配股或增发等股权融资属于融资,向银行贷款也属于融资,但是,你会把这两个融资行为视为相同吗?好玩的是,恰恰在银行上面,很多人把这两个不同的融资概念混为一谈,导致谈虎(融资)色变。
银行的风险资产,按照原来的监管要求,银行的风险资产就相当于信贷资产。按照现在的监管要求,还要加上银行的表外业务风险资产,还要加上市场风险权重。2012年开始执行新的资本监管要求。
根据上面的资本充足率公式,我们就可以明白一个道理,银行在执行、满足了新资本监管要求以后,只要核心资本的增长与风险资产的增长保持一致,那么资本充足率就保持不变,那么就不需要进行股权融资。
在这里,核心资本的增长率,可以理解为相当于银行本年度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风险资产的增长率,可以理解为相当于本年度信贷增长率。
通常情况下,信贷(风险资产)增长率,相当于在名义GDP增长率(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再加上2-3个百分点左右。也就是说,在未来,假如名义GDP增长率在12%左右,那么信贷即银行风险资产的增长率在15%左右。
银行的核心资本增长率即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根据我本人对银行数据十几年的统计分析,在通常情况下,银行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16%-22%左右。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看见,在未来,银行核心资本的增长率将超过风险资产的增长率。如此,在不考虑现金分红或分红比例比较小的情况下,在不考虑个别银行超常规发展的情况下,未来的银行将并不需要进行股权融资。
另外,银行高管的观点也佐证了我的这个分析。招商银行高管在说明本次配股时,曾公开表示:招商银行在本次配股以后,在现行的现金分红政策下,未来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将逐渐提高。
结论:未来银行股大面积频繁融资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市场无需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