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泰”字的文化含义寓意深远

甲骨文“泰”字的文化含义寓意深远
原《西部时报》<社会与法>周刊主编首席记者 王卫星
甲骨文“泰”字文化含义寓意深远,令人心生敬畏。
老子《道德经》易性第八:“上善若水,上善之人如水之性,水善利万物,水在天为雾露,在地为泉,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众人恶卑湿垢浊,水独静流居之矣,故几于道,水性几与道同,居善地,水性善,喜于地,在草木之上,即流而下,有似于牝动而下人也。心善渊,水深空虚,渊深清明,与善人,万物得水以生,与虚不与盈也,言善信,水内影照形不失其情,政善治,无有不洗清且平也,事善能,能方能圆,曲直随形,动善时,夏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也,夫唯不争,壅之则止,决之则流,听从人也。故无尤。水性如是,故天下无有怨尤者也。”
“易性”的提法极为玄妙,水是物质又包含动能,能量物质,性质廻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随时变易,水是对自然本质极好的模拟载体和表达。这一章节的文字体现着人和人的直接比对互动,反复认真按河上公章句进行深入理解体会,会在深深的回味中得到不断的学习。对水的观察思考,导致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知,这是经验也是思考,是观察也是求证,是一种抽象更是一种形象支持的具体,但这种思考直接依赖于人的主观思想,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流动与融合,依赖于人的实践经验,整个思考没有须臾的客观存在离开和分隔,直接观察思维和非直接观察思维相互转换,相互支持,体现了人类认识发展过程原始质朴的本质特征。如同水和能量的、有机融合的、中国式动态的唯象思维总是:观察没有中断,思想没有停滞,要素没有缺失,经验把握没有偏执,结论当然是完整和真实满意的。
注意“牝动而下人也”,为生育和分娩的描述,与羊水下流带出生命相关,是生命最为重要的人体高温和水的共同作用的相关,河上公在这里再次为“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作出说明和强调,为我们证明中医和丹道的能量性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证明。显然,在此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老子的这段论述,要表达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中国甲骨文“泰”字所包含的思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