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岭南·印象之二(图文原创)

(2010-05-23 17:32:23)
标签:

房价

世博会

世界杯

李黛

建筑

岭南

岭南印象园

http://s10/orignal/4a3b9dafg873fa5f1b239&690

隔着迷蒙的水烟,看邻岸矗立的建筑,恍如看一位伫立风中,凭岸临风的古雅佳人。

 

  在春日和熙的阳光中,行走在岭南印象园,抛却身后的俗事烦扰,那一刻让心与历史行进在同一个频率上,安静的风轻拂而过,此时会感觉人世中一切的名利与争斗,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人生若能从头来过,也许会过得更恣意释然吧?没有答案,因为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人世,都不可逆转,正如眼前这一汪碧水,并不是百年前那一汪碧水一般,有些东西错过了,就再也不会回来。

 

http://s12/orignal/4a3b9dafg873fa60b987b&690

稍走远些,换个角度读它,又是另一番雅趣。

 

  不知是年岁渐长,还是多少经历过一些尘世的风雨,任何风景于我眼中,都不再是一处普通的景致,我喜欢静静地去读它,走近它,就像走进一个人的内心,我想读到那些被人忽略的角落,我想看到那些最初的创造者们心中最原始的风景,或者他们无法看到的,我也想一眼看透它,虽然我并不一定很睿智,但我相信真诚触摸它的心,是可以被它感知的,风景在某些时候,就像人一样,它是有灵性的。

 

    就像当一个作家,不带任何功利去作文时,干净的文字会如山花烂漫,你一眼便能看到文字的真诚。

 

http://s1/middle/4a3b9dafg873fa58ae340&690

桥上没有看风景的人,但却让我如闻暗香般,感受到沁人的馨香。

 

   年幼时读诗,一直对诗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印象深刻,心下一直向往之,原以为在江南才有这样秀雅的景致,却不曾想会在岭南这种地方出现,但恰恰是这种风景,正是岭南建筑水文化的一种代表,它自然地融于风景中,与河流、山体相映成趣。而岭南多山丘、河流,自然环境与建筑很容易相融合,形成了天、地、人三合为一的景致,无论从哪一处看它,它都极富有韵味。而这种充满了灵性的建筑文化,也正是岭南文化的根基。

 

http://s1/orignal/4a3b9dafg873fa66ca400&690

  

    早在2000多年前,广州就以“海上丝绸之路”而闻名于世,优越的海上通商条件使岭南人渐趋富有,所以岭南的建筑喜好装饰,多元的文化也充分体现在建筑装饰上,无论是横梁、斗拱,还是山墙、屋脊,都出现了丰富多样的彩绘和浮雕,其内容也和海外通商有关。而颇具岭南特色的封火山墙,非常独特,在岭南的传统建筑中,这些山墙种类也很多,有几字山墙、镬耳山墙、人字山墙等,而此图中顶部最突出的部分就是几字山墙。

 

    我之前在西樵山也见过几字山墙的建筑,非常引人注目。

    http://s12/orignal/4a3b9dafg873fa71e205b&690

 

http://s14/middle/4a3b9dafg873fa7146d5d&690

   在岭南印象园,随处可见那种已经消失在古远年代的建筑,总是让人不由得慨叹传统建筑的传承,在城市中为何看不到一丝踪影?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我们只捡到了西方建筑的芝麻,却丢了传统建筑这块耀人的宝贝。

 

   http://s12/orignal/4a3b9dafg873fa75ac57b&690

看最原始的木匠工艺,可以体味到祖辈生产的艰辛。

 

http://s7/middle/4a3b9dafg873fb0ed6416&690

邻水而居,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精髓之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