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续写缠论解释1---30分钟级别走势的判断

(2015-11-27 12:48:15)
分类: 一、缠论

   

 在运用缠论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好的看盘方法,把看到的写下来,以求在以后的应用中逐渐精确,不断完善,如果可能,将来写的多的话编辑成册,将会是无尚开心的一件事情,人生的突破,希望从此开始。

     

言归正传,缠论的本质是走势终完美,对这5个字的理解,需要正确分解走势结构,合其关节,那么走势就可以把握。然而这一切的基础是级别,不能正确地判断级别,就不能正确地分解走势结构,因此,错误百出,千人千缠就不足为为奇了。

     

 那如何判断走势的级别呢?

     

 

严格来说:以线段的正确分解为基本结构零部件,根据线段形成的中枢的级别定义走势的级别,形成的走势可以再构成大的中枢。这样就不会形成中枢、走势的循环概念,因为最小级别的零部件被严格定义了。

     

 

但是,在实际看盘过程中,都是先看大级别,再看小级别,再按照小级别逐级缩小级别,达到精确定位,找到买卖点。而不是反过来,从线段开始由小到大开始递归,这样太累,形不成多层次立体直观感觉,而且操作起来不实用,没必要。

     

   

操作中,以30分钟图形上的一笔走势操作为例,结合看5分钟图和日线图,基本可以做到低买高卖,而且在顶底分型的位置完成交易。下面我们仔细分析下不这3个不同级别图上走势的级别。

30分钟图形的一笔,一般情况是1分钟级别的走势,大约有十个点左右的涨跌幅度,都有一个或2个一分钟级别中枢或一分钟以下级别(线段)的中枢,以30分钟图形的笔下跌为例,这个中枢在30分钟图形上表现为2个依次升高的K线,类似下跌时候的刹车。一般2个中枢之后底部就会来到,也就是出现30分钟的底分型,在5分钟图上会出现5分钟笔的序列底分型结构。特殊的中枢由于多空力量焦灼,表现为连续若干根K线重叠,通过更小级别的图可以明确中枢的级别。这也是大级别显微镜看不到的地方。

在日线图上,30分钟的笔表现为2根方向相同,方向依次升高或降低(后一根K线比前一根)的日K线图形。

通过这3个级别的走势把握,基本上可以把握所有的能操作的波段,降低成本,锁定利润。

这是用比1分钟图的线段划分更大一个级别的显微镜看到的走势级别,非常实用。

对于顶部和底部的判断在小级别定位精确的前提下,结合30分钟K线的顶底分型和boll线的判断将很准确的把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