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季,给药物“降降温”

(2009-06-26 16:30:56)
标签:

药物

冷藏

夏季

存放

育儿

分类: 精彩文章

夏季,给药物“降降温”
◎ 文/ 何周康(湖南省儿童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夏天来了,有些药是很“怕热”的,需要你把它们转移到“避暑山庄”去。
    夏天来了,打开你们的家庭小药箱看一看,哪些药物是喜凉怕热的,赶紧给它们找个“避暑胜地”吧。否则,受高温、潮湿等因素的影响,它们的药效可能会下降、失效,甚至还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非但不能治病,还可能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这些药物,需要“避暑”
糖衣片、分散片:受热、受潮容易失去光泽,或表层破损,甚至出现斑点。
胶囊或胶丸:比如维生素E、维生素A D胶丸等,受热会软化、破裂漏油、粘连、产生异味,导致药物不能使用。
散剂、干混悬剂和添加了蔗糖的颗粒剂:受热容易变质或者结块,不能再使用。这些药物开封后一般只能存放3 ~ 5 天,而且一定要注意防潮。
眼用制剂:像红霉素眼膏、润舒滴眼液这类药物都属于无菌制剂, 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 周,夏季天热,使用时间更短。
中药制剂:尤其是添加了蜂蜜、红糖的中药制剂,遇到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发生霉变。
中药饮片:到了夏天,中药饮片容易出现各种“中暑反应”,如党参—虫蛀、生姜—霉变、炒杏仁—走油、金银花—变色、芒硝—潮解、冰片—升华变性。所以,要在一周之内煎煮使用。
    对于这些夏天容易变质的药物,在夏天来临时,要给它们找一个“避暑”之处——不超过20℃的阴凉的地方,并注意避光。

冷藏药物也有讲究
    需要冷藏的药品,通常都在药品说明书或药品包装盒上标明“冷处(2℃~ 10℃)保存”,比如双歧杆菌等肠道微生态制剂。另外,像退热栓剂这样的栓剂类药物,一般是在37℃的体温下逐渐融化起效,所以,酷暑之时会出现稀薄、变色、分层,甚至酸败发臭,需要存放在冰箱。
    药物存放在冰箱时,存放方式要特别注意。如果频繁开关冰箱,会造成水雾浸湿药品。所以,存放时,最好用保鲜袋扎紧,然后再放置在冰箱内。
    虽说药物都要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但并非温度越低就越保险。有一些药物是不宜放在冰箱里的。比如特比萘芬、糠酸莫米松等外用乳膏剂,保存温度如果过低,有可能导致药物和基质分离,均匀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疗效。

药品保存“老生常谈”
    ● 药品最好储存在原来的包装容器内,不要另外分装到其他容器。
    ● 药物取用之后,应立即归还原处收藏,不能随便放置在外。
    ● 内服药与外用药应用有颜色的标签区分(一般外用药可用红色标示,起到警示作用),并分开存放。
    ● 保持标签的完整性。每个品种的药品都要有标签,写明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没有标签以及标签不完整的药品不能使用。

    编辑/ 覃静(qinjing@bphg.com.cn)
   
摘自《父母必读》2009年第6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