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规则、无拘无束地玩

(2009-06-02 23:00:12)
标签:

玩耍

规则

无拘无束

六一

育儿

分类: 精彩文章

没有规则、无拘无束地玩
文/杜迺芳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到了,每年都要在这个时候说点什么特别的话。这期的特别策划——《快乐六一,解读快乐密码》请了不同领域的几位“大家”和成功人士谈他们对快乐的理解,对自己儿时溢满快乐的回忆,对今天的孩子快乐缺失的遗憾,让我们这些儿时经历差不多的人,有一种深深的同感。
    碰巧又看到《环球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说:数据显示,如果在儿童时代不能无拘无束地玩耍,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不快乐,难以适应新环境。“自由玩耍”,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认知技能都至关重要;如果幼年时“没有玩够”,社交、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甚至有研究认为,如果孩子没有尽情玩耍,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么,什么叫做“没有规则、无拘无束地玩”?《动物玩耍的起源》一书的作者布格哈特花了18年的时间,对动物进行了仔细的观察,进而给玩耍作了定义:重复的、自愿的、在轻松的情境下产生的行为。他特别强调,玩耍并没有什么显著功能,也就是说,玩耍本身没有明确目的。但是,这种没有组织、富有想象的玩耍对于正在发育的大脑既是一种乐趣,也最具挑战性。
    不让孩子玩?哪个家长都不会这样做;但没有规则、无拘无束地玩可能不是每个家长都能认同和把握的。我们总是希望玩耍更有价值,效率更高,效果更明显。于是,我们会更多地设计玩耍、制定规则、确保安全。这种保护孩子的想法很正常,但他们长大后,可能会难以应付预料之外的复杂世界;而如果一个孩子曾经尽情地自由玩耍,他长大后更可能自如应对不可预期的社会环境。
    无论从理论研究的结果还是从文章中的几位“大家”的儿时经历看,小时候会玩,甚至玩得都点儿“出边”的人,不但没有影响他以后的学业和事业,还不断给他们今天当企业家、作家、专家输送着养料,相信也是他们一生快乐面对生活的重要底色。

摘自2009年《父母必读》第六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