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影视评论 |
《看上去很美》只看到王朔
2006-3-25北京娱乐信报
www.stardaily.com.cn
导演:张元
主演:董博文
类型:剧情
马雅可夫斯基几乎只在小时候坐牢的时候读过一些书,学识上不值一提,但是他与生俱来的粗野与力度,让帕斯捷尔纳克几乎灰心到放弃写作。如同《看上去很美》给王朔和张元一个同场竞技的机会,但这个机会对张元来说,该算不幸,因为从他的电影里,观众只能看到属于王朔的天才之光与张元自己小心襟坐的匠气。天赋之于艺术,几乎是铜墙铁壁,将所有不合格的人挡在门外。不知道张元有没有感慨过,无论自己有多少抱负多少暗喻,如何呕心沥血要在一粒米里看出人生的况味,竟然完全比不上王朔那粗野的“痞子文学”生机勃勃,虽然漫不经心但到达却直接准确。
我从来没有仔细地从头到尾看过王朔的《看上去很美》,印象中,那是本随时可以拿出来随便从哪一页看起,又随便哪页停下不看的书。无可否认,这并不是王朔最好的小说,结构松散,作者对控制全文简直没有兴趣。或许正是这种毫无抱负毫无“微言大义”追求的放松,才使方枪枪拥有了生命,并以方枪枪的生命推动小说。小说中方枪枪的存在,是为了没心没肺快乐存在,的确,评论家是可以在小说中找到诸如“成人世界的政治/权力关系结构”之类的东西,可是那对方枪枪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他又不是为了证明这些才存在的。
王朔先天性的无本质存在,到了张元那里,却成了一遍遍逼着观众认识自我的工具。那极具暗示色彩的背景音乐,那刻意为之的长镜头,怕观众看不出导演思想深刻似的,从不让观众拥有自主意识般的狂轰滥炸。如果推出导演评论音轨的DVD,张元完全可以把其变成象征主义的教材。第六代导演骨子里大多都有一种不自信,这种不自信让他们不愿意表现得商业化,却迫不及待地向影评献媚,于是在叙事节奏里,每每需要停下来对银幕外的人说:“喂,意义在这里、深刻在这里。”
电影版《看上去很美》并非不好看,如果没有王朔的小说在前的话。演员挑得很好,“方枪枪”董博文那种小大人的稚气,大概让很多观众都禁不住对号入座,而“北燕”陈曼媛又实在漂亮,让我相信,江湖现在是张柏芝的,以后一定是陈曼媛的。此外,张元对于这些小演员的控制力也很好,那些动作那些表情不是演出来的,活灵活现。但同场竞技,哪些属于天分,哪些属于亟待肯定目光的兢兢业业努力,实在是太明显了。张元并没有王朔的那种天赋,不过,或许,张元会觉得那种天赋不是他想要的。毕竟,呕心沥血从一粒米里看出意义,这是很多人自我肯定的方式。
叶清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