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缅怀父亲:平凡而幸福的一生》

(2024-12-10 20:32:51)
分类: 家庭
《缅怀父亲:平凡而幸福的一生》


父亲出生于 1943 年农历7月21日,不幸于 2024 年农历10月23日病故,享年82岁。父亲一生勤勤恳恳耕作农田,得以享受四世同堂之乐,他为人温和,深受子孙敬重。10月28日,父亲入土为安,从此与我们阴阳永隔。
 
农历9月22日,弟弟来电告知父亲病重,我即刻驾车赶回去,将父亲送至扶风人民医院急诊科,当晚转入神经内科。那时父亲已生活无法自理,入院第四天陷入昏迷icon,又转至内科急诊室,病情愈发严重,再度昏迷。住院第九天,医生建议出院。医生判断是父亲长期吸烟,致使肺部大面积感染,引发大脑缺氧,导致脑细胞坏死,出现脑梗死icon,已无法医治。
 
回家后,父亲曾苏醒。饭量骤减,每天仅吃少许。天气好时,我会用轮椅推着父亲在村子里转转,用父亲的话说,就是“走之前,再看看村子”。父亲对死亡似乎已有预感。有一天,父亲对我说:“凯(我儿子)还没结婚。”我说:“凯对象小李人很好,大学本科,是单位会计,父亲您放心。”随后,我把儿子和对象在青岛旅游的照片给父亲看。最后的三天,父亲滴水未进,于23日下午1时 48 分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我们。
 
父亲年幼时,是个大家庭,几十口人。祖父常常从汉中等地贩卖盐、木材、牲畜等,给家族交的钱比较多,父亲因而备受宠爱。后来祖父在扶风县icon城隍庙西边开染坊,经营板材、碗瓷等杂货,父亲也算县城里的公子哥。解放后,父亲从太白庙初小毕业,就担任农业社的保管出纳,管理钱物。因父亲老实本分,被赞为红管家。农业社解散后,实行土地承包,父亲常年在田间辛勤劳作。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其一整组搬迁盖新房。由于老村子就在新修的银豆水库脚下,水位上升且水质异味,于是全组整体搬迁。那年父亲四十岁,正值壮年,当年新院新房就建成了。其二是套车拉土拉粪。那时,父亲、我和弟弟各套一辆架子车,三车icon相连,妹妹在前面牵牛icon,把土壕的土拉到养猪的后院,过段时间,又把后院的粪土拉到地头。这样的事春夏秋冬循环往复,当时我就萌生了一定要考出农村的念头。父亲四五十岁时,跟村里人在西京医院icon搞建筑。记得那时我读大学,弟弟读职中,妹妹读初中,父亲靠在外打工为我们挣学费。再后来,父亲又帮我们兄妹三人陆续组成了家庭。到了父亲七十岁左右,还在村里一养猪场打工,每月挣一千元,干了约三年,挣钱给家里添置了冰箱,交了天然气入网费,还给梓萌(侄女)零花钱……到离世,还留了一万一。

父亲倒头后,弟弟安排丧葬事宜,我报丧。亲戚、晚辈从各地赶回吊唁。安葬前一天,搭棚、设灵堂、搬音箱、下桌凳立灶。下午两点,依照我们关中icon西府风俗,开始请灵、迎食箩、迎铭旌。姑表兄请来了宝鸡icon的秦腔icon名演,包括韩军锋icon、罗少波等五人。每个人的清唱都十分出彩,然而由于时间过长,到晚上烧纸时,只能从简进行。烧纸结束后进行沉敛,升材。沉敛时我将家谱和自己写的两本书埋入材底。二十八日安葬。早上烧纸时,门外已聚集了众多人,男女孝子十多人跪两旁,四五十家亲戚奠酒奠纸,村里窦姓icon王姓icon作揖送别,程序庄重却也繁杂。烧纸结束,送葬的队伍朝南塬缓缓前行,亲人们步伐沉重,满怀哀思,在肃穆的氛围中让父亲入土为安。
 
父亲是个勤劳、诚实之人,在我眼中,更是一位孝敬之人。我幼时随父亲去城镇,从不下馆子,但父亲总会买些香烟、白糖icon、水果带给祖父。母亲离世前卧床四五年,一直是父亲陪伴左右,不离不弃,长年累月始终如一。父亲的言行我看在眼里,也深深影响着我。到父亲年老,想要什么我就会给他买,比如手机、秦腔唱戏机、棉衣棉裤……去年他要学口琴icon,便网购给他。父亲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吃羊肉泡馍icon、豆花泡馍。村里人都说父亲后来发胖,是因为我在镇上给父亲买了许多羊肉泡icon票。父亲喜欢旅游,我让父亲参加夕阳红旅游团去北京icon、天津icon,陪父亲单程 2500 公里去海南岛icon,去西安icon的大雁塔、华清池icon、兵马俑icon,周边的地方也都去遍了,像汤峪、周公庙、东湖、灵山、嘉陵江icon源头、乾陵等等。我父亲喜欢看秦腔,每年来宝鸡家中小住,下午就喜欢到人民公园河滨公园看戏。在老家,附近如青龙牛家清化唱戏,便开车带他去,我期望将这份孝道传承下去。
 
父亲和母亲育有我们兄妹三人,我儿子现在川南一市纪检委工作,弟弟的儿子在江苏icon一大企业当车间主管,妹妹的儿子研究生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也算后继有人。

父亲离世了,我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弟媳,因为弟媳,让父亲数十年如一日能吃上每日三顿热气腾腾的饭菜。
 
如今父亲已与祖父祖母、母亲和梓萌相聚,有时想想,父亲小时候受长辈邻里疼爱,青年中年受村里人敬重,老年受晚辈敬爱。父亲这一生虽然平凡,但也是个幸福之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