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家沟村养牛产业发展规划
(2017-12-13 14:21:31)分类: 麟游 |
发展支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农村经济,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脱贫攻坚的需要,也是农民致富、农业振兴、农村发展的一项伟大工程,必须坚持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脱贫会议精神,按照镇党委政府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订我村养牛产业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与产业现状
我村隶属招贤镇,距镇政府2公里。村级班子健全,运行良好。全村共有440户,计1548余人,耕种着4375亩土地。我村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的特点是热量不足,交通相对便利,农户勤劳朴实,养殖经验丰富,十分适合养牛规模化发展。
全村目前有牛养殖户44户,养牛545头。其中5头以上32户,10头以上13户,15头以上6户,20头以上5户,50头以上4户,100头以上1户.在当前牛市场全面利好的市场环境下,预计今年出栏可突破200多头,总产值至少达到150万元。在上级农业、畜牧、科技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不断提高品牌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建设无公害生态化养牛产业,为将来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依靠已成立的养牛专业合作社,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人才为支撑,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提高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为主线, 以培育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为目标, 通过规划引导、 政策支持、示范带动,激发农民发展生产、振兴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发展壮大养牛产业,夯实经济基础,注重在基础设施、引进品种、科学饲养等方面下功夫,把这项产业做大、做强,做成拳头产业、增收产业。
具体目标:以三个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发展设施养殖,扩大规模,引进品种,发展青贮窖,
三、主要建设内容
(一)在梨家沟、上岭、董家咀组分别建立集中养牛园区,养殖区在村外,实行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土地浪费等不利影响,努力实现生产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和规范管理制度化。
(二)改造圈舍,发展设施养殖。计划拿出30万元对现有农户的养牛圈舍提升改造,做到宽敞,通风,干净卫生。
(三)引进新品种。充分利用梨家沟组剌周平从
(四)发展青储窖。按照县镇补贴政策,鼓励养牛户发展青储窖。解决散养问题,节省养牛户时间和人力。
(五)年终评比奖励。对5头以上,10头以上,50头以上,100头以上养牛户分别予以2000元、3000元、5000元、10000元奖励。将过去的大户一次性奖励变成年年奖励。
扩大养殖规模,培树增收支柱。大力支持村民发展家庭养殖业,力争年均新增养殖户3到5户,年产值实现50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70个,不断拉动农民增收。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
领导组成员负责起草相关的规划、制度、项目建设,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执行。相关负责人要严格按要求执行,不得变相、曲解、违规执行,更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徇私舞弊。
(二)将养牛发展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同村组干部的工资补助挂钩。做到村干部包户,层层落实任务,明确责任,为养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大造声势、强化宣传, 召开党员会、支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宣传养牛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养殖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同时利用广播、标语、村务公开栏等宣传载体强化宣传,为打造成我村的支柱产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提高技能、强化培训, 以村委办公室、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阵地,积极组织广大村民进行养牛的技术知识培训,定期请县、镇农业技术员到村讲课,进一步提高广大村民技术水平。
(五)完善考核机制, 将规模养牛工作纳入村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实行动态管理,年终进行总结评比,对成绩突出的村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对重视不够、组织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年度实施效果不明显、经济效益低、达不到标准的在下一年度予以调整。
(六)强化落实。 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组户,村干部包户,层层落实任务,资金投入以农户为主的办法,全面发展规模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