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副镇长的选拔---------组织工作创新谈
(2015-12-21 12:01:52)分类: 民主 |
组织工作关键是选好人,怎么选人?这要看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干部?笔者以为我们需要的干部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才干。
一、言。即说话,干部的口头表达能力,一个干部不论对上级领导汇报工作,还是下到村组给群众讲国家政策,都需要口才好,让人听的清楚、明白,因此这个可以作为考核干部的项目之一。
二、写。就是书写,写作能力,写总结,写讲话,写报告,写调查,写信息,都需要写作能力强的人,这个是做行政干部的起码条件。
三、决。即决策能力或者判断能力。对于某一项工作,你认为应该怎么搞?或者遇见某一事情,行政应该怎么处理?这就是考验干部的判断决策能力。
四、绩。就是工作业绩,关键看群众的评价。
如果这几个方面都突出,那他就是一个优秀的干部,值得重用,应该提拔。但到具体操作中,如何实施呢?我提一个思路:
比如某镇推选一名副镇长。可以按照如下操作:
一、全县所有符合条件的,都可以报名,报名是自愿的,公开的。
二、笔试。笔试分两科,一是决策判断能力考试,全部是选择题。二是写作能力考试,写一篇文章,比如个人总结,单位工作安排,工作进展情况报告,项目申请等。
三、面试。主要考察口头表达能力。随机抽题,直接口述。
四、将笔试、面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加起来,成为个人笔面试成绩,并按照大小排序。按照1比3的比例,根据排序情况,确定三名初选考察对象。
五、县委组织部对某一副镇长职位的三名初选对象考察,主要考察实绩。将笔面试分与考察分按照一定比例加起来,得分最低的淘汰。确定两名候选人。
六、将两名候选人报县委常委会研究,并交乡镇人大主席团实行差额选举。选上谁是谁。
这样做的好处在:
1、让所有符合条件的都参与考试,提高组织工作的透明度。
2、关于笔试面试,这是将公务员录用考试引入公务员晋升中。按照成绩,硬打硬算,确定初步名单,无可非议,公平公正,受群众欢迎。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