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低处
(2024-11-07 21:14:56)
标签:
杂谈文化 |
分类: 日子 |
胡安蔫的《生活在低处》看了,我觉得他就是生活在底层,中专毕业,在出书前,干了十九份工作,最多一次是有存款10万元,另两次是四五万元,是在中骏快递公司工作的一年多存的钱最多。2L的菜籽油可以用一年半,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用的?菜有香味吗?这么少油不沾锅吗?他到底是因为经济拮据还是真的像苦行僧一样生活才觉得是正常的?
凤凰卫视采访他时,他在一个新书发布会现场说,要想成为一个作家,要过不正常的生活,不成家,不结婚生子?绝对了吧,那是他如此,许多作家都有家庭,而且有的感情生活非常丰富。
但是胡有一个优点,他不觉得生活艰苦,他不怕没钱,没钱就去工作,有点钱就写作,写作时他也没想过通过写作能赚钱,如今他出版了三本书《我在北京送快递》、《生活在低处》、《我比世界晚熟》,相信比许多人有钱了吧?
《生活在低处》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他的家庭,第二部分是他的思想和工作,第三部分是关于写作、网络发表和出书。
我觉得第二部分剖析得比较细致。有思考有深度。讲述一个人如何在不断的抉择和逃离中重塑精神家园。生活的幽微曲折中,发光的仍是普通的事物,低处的风景。也许大家刚开始都是看客,过一会儿想起自己的人生。
胡不善于交际,讨厌工作中的精明世故。一旦碰到问题就想着逃避工作。这书中写到二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含有对底层人民的一份怜悯。有一次他没钱了,手上拿着二个烧饼,一个已经咬了一口,却被二个头上包着毛巾的妇人拦住,找他要了一个烧饼,她们二人分吃,也没说声谢谢。他在南宁开服装小铺头时一个精神有点问题的女人进他店里,当着他面试穿牛仔短裤,撩起她的裙子试穿,而且一口气套了三条牛仔短裤。等他说话时,对方的惊恐、不安、无所适从仿佛作者自己。
前一篇:悼古姐
后一篇:喝酒喝到不能自理的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