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5日
(2022-03-15 11:52:04)分类: 我的散文 |
回乡散记之十……
一枝一叶总关情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每个还乡的游子,在经历了世事尘埃后,面对血浓于水的亲情、乡情,心中滋味难以言说,遣情伤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记得在2011年5月还乡时,见到振兴爷爷,他问我:“你在的辽阳有个三里庄吗?我曾去过那里。”现在振兴爷爷已去世数载,振兴奶奶也因年老记忆减退,难以记起我,纵使别人如何提醒,她只是摇头说,不认识。振兴爷爷一生日子过得不宽裕,但是他为百家做好众多的好事。尤其是在别人家有丧事的时候,他帮穿衣服、净脸,穿插于整个下葬的过程。人们都说振兴爷爷“胆大”,其实我认为那是一颗爱心使然。比我父亲小3岁的宋连小爷爷,一生节俭,劳作不休,赶集串乡,经营粉条,现在身子佝偻着,耳朵背了。他总是面带着笑容,亲切地与我说话。初一我给宋连爷爷、奶奶拜年时,书刚伯伯、娘娘同在。我与书刚伯伯说起当年我未当兵前,与他比着挑井水的情景……一天宋连爷爷与我在院子的小广场上相遇,他拉着我的手亲切地说:“晌午上我那儿吃饭啊,咱有啥吃啥。”记得他曾和我说过,小时候与我父亲去拔豆茬,回家时挑不动,急得直哭,我父亲只好一边劝他,一边来回“倒短”地接他……母亲生前曾多次地说过,她与宋连奶奶要好,投缘……
书义大爷辛丑年秋天辞世。初一,我去给书义大娘拜年时,只见书仁大娘、书台娘娘、书万娘娘等,都在围着身子行动不便的书义大娘,亲切地说着安慰的话语。当年开着拖拉机给我家拉盖房红瓦的武希田大爷与存姑早已辞世。记得当兵即将离开家乡时,武希田大爷请我吃的饭……1996年春节前回家时,在村西头见到希田大爷与存姑,那是最后一次见到他们。武希田大爷与存姑的儿子小刚,在正月初一那天,我进一步确认,小刚之姐葆华嫁到梁家,初五我与宗华弟到梁家给婷姑拜年时,在婷姑家见到了她,还是记忆中那高挑漂亮的样子……盼姑、婷姑、劝姑三位姑姑,是近族中与我父同辈在世的三位姑了。盼姑与我姑临村,每次回去都顺便看看,她多次说起当年给人家当童养媳的苦难生活;劝姑出嫁到庞家时,我与宗顺弟去押的“阎舫”;婷姑长我一轮,父亲生前说婷姑会说话,当年我父亲得了食道癌,婷姑说,哥哥,咱哪能得那种病,到外面看看就好了。二十年前左右的时候,村里治安状况不好,偷牛、盗车等偷盗现象屡见不鲜。现在不能说“夜不闭户,道不拾遗”,但没听说过谁家有被偷的事情发生。现在家家也见不着猪、鸡、狗、牛、羊了,仿佛若城里的一样,听不到鸡鸣狗叫的声音,这还是农村吗?那“厕所”革命并不成功,那禁放鞭炮并示禁住。“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近年来的所谓新农村建设,所幸王判镇一带推进得稍慢。不似街北赵那儿强推、滥扒、强迁,弄得民不聊生,惊动上层。农村就得有个农村的样子,不切实际的搞花样、求政绩,是那些“砖家”“叫兽”与不食人间烟火的官员阴谋出来的,伤了农民的心,只能积累民怨,误国误民。这样,怎么能留得住根,留得住乡愁呢?。
节日还乡觅小诗,
情深不觉涌瑰词。
杯杯病酒催悲绪,
顿顿加餐饭苦饥。
拜祖寻根追迹远,
探亲访友返程迟。
别君挥泪飞车动,
自问重来未有期。